岁月年轮888 发表于 2011-6-6 12:46:57

浅谈输出变压器

来自: 摘自高保真音响
电子管放大器的功率输出电路随着威廉逊的出现而成熟定型,其频响特性主要由输出变压器所决定,输出变压器在高低频响方面要有所折衷,电感、漏感及分布电容决定了放大器的频响。电感越大,低音越好,漏感及分布电容越小,则高音越好。一个高的电感需要初级线圈圈数多,即表示体积大,但却引起大的漏感和线间分布电容,减低其高频响应。
    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电感与线间分布电容组成一个谐振回路,当达到谐振时,电路会产生振荡,严重影响放大器的音质,此谐振必须越高越好。
    使用优质的硅钢片材料,初次级线圈多重间隔相叠绕制,线圈间优良的绝缘材料,以机器绕线及加入铁片使线间耦合紧密而铁心整齐,都是增加电感减少漏感及分布电容的方法。
    1947年D.T.N willwamson在《Wireless World》杂志上发表有名的威廉逊放大电路时,其输出变压器所使用的硅钢片磁通密度只达到7250高斯,已被认为是难得的进步。现在生产的硅钢片却是达到以10万高斯为单位的,而现代绝缘材料对线圈增加分叠及减少分布电容的作用也是很可观的。
    即使1960年制造的输出变压器与1940年的也有很大差别,表2是据GEC在1957年测出的各时期输出变压器的漏感值。可见输出变压器的品质一直在改进中,此非由设计构造转变所致,而是材料大幅度改善的结果。
    图5为一只典型的HI-FI输出变压器的构造及接线,其初次级分成五组交叠绕制,此种变压器的谐振频率在80KHz-100KHz之间,已远远超出可听范围之外。有些更加贵价的会分为七层到九层叠绕(如麦景图所用),此时意义其实不大,平价的输出变压器只将初次级分作三组,其谐振频率在25KHz左右,高频随时会出现叫声。
    以上所述为推挽型输出变压器,单端放大所用者,其绕制原则亦相同。因初级线圈有DC电流通过,其铁心要有气隙,以免磁饱和造成低频失真。这样使其电感量大降而必须增加线圈圈数以补充之,于是体积大增,一个单端变压器的体积会比同等功率的推挽变压器大4倍以上。
    有些功放使用环形输出变压器。因铁心气隙不能承受DC电流,只能在推挽电路使用,而且两输出管的屏流必须绝对相等,否则低频立刻走样。采用环形输出变压器的电子管机,如为自给偏压者,则两输出管的屏流应有附加稳流电路,不能只靠阴极电阻的负反馈取得。

635d 发表于 2013-3-25 12:26:17

高人好好学,出来好声音让我去挑毛病。

暖冬 发表于 2011-6-6 12:52:07

好文,学习中ing{:soso_e160:}

LK12 发表于 2011-6-7 00:10:25

图?{:soso_e113:}{:soso_e113:}

bmw08312 发表于 2011-6-7 00:19:49

學習......................

jndjp 发表于 2011-7-21 18:47:23

学习了,好片难求啊。

同生 发表于 2011-7-22 23:16:43

配上图片更好{:soso__2918645956009140363_3:}

dszlsm 发表于 2015-7-1 14:20:51

谢谢分享!

371819 发表于 2015-7-1 16:58:02

11111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输出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