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ouzi55 于 2017-2-6 13:57 编辑
mmmm 发表于 2017-2-6 13:40
第一次发图 才学 发多了我的原始照片正面
http://www.kaipanji.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2/11/182501k7qp77aarbqrlsrw.jpg
MMMM烧友拍的正面
http://www.kaipanji.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6/132638mx1kkh2lslzbqd9p.jpg
我的碟背面
http://www.kaipanji.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2/11/182501hvs1z2s9zpzsmcsk.jpg
本帖最后由 youzi55 于 2017-2-6 13:49 编辑
我本人没有用酒精擦过CD 更别提银圈了平时手上有汗都怕碰到碟子
只用过清水
我发的图 你先确认是不是你的碟片
mmmm 发表于 2017-2-6 13:53
我发的图 你先确认是不是你的碟片
那还请麻烦补齐另一面的图片
mmmm 发表于 2017-2-6 13:53
我发的图 你先确认是不是你的碟片
确认 是我的碟
本帖最后由 low1112 于 2017-2-6 14:07 编辑
mmmm 发表于 2017-2-6 13:36
CD碟有的放久了保管不好,本来就会自然透光,西德银圈到现在都30年了吧(那个碟面正反用都手不能摸的,耐久性没有磁带好)——。个人认为用水或者酒精都不能擦洗。上面仅仅是个人看法,不做辩论哈{:1:}
mmmm 发表于 2017-2-6 13:37
滴了几滴酒精在棉布上 一擦 就成这结果 请各位科普一下 谢谢
滴酒精不都这结果吗?CD涂层是化学品,遇到酒精起反应很正常。我玩这么多年银圈CD,第一次遇到敢用酒精来擦CD的。
mmmm 发表于 2017-2-6 14:06
银圈CD表面粘上这种海绵沫是很正常的。你没玩过银圈是吧,早期CD的包装都有一层海绵垫子,时间长了海绵老化会变成粉末,一些粉末会粘在CD上,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遇到这种粘有粉末的CD,最好不用管它,不必擦掉,正面是数据层,擦拭会影响数据保存。
我都用酒精 从不象这样 除了这张 所以 觉得这货是德国的?不敢想象 严谨的工作态度 一流的新产品质量 会是这样 以前80年代初的碟片我也一样的用酒精擦过 也不见这反应 不知道这是。。。。看着好象都不对头也 那年代 可能是模拟AAD ADD的多 这货却是DDD 请高手在科普下
lzyyj 发表于 2017-2-6 14:10
银圈CD表面粘上这种海绵沫是很正常的。你没玩过银圈是吧,早期CD的包装都有一层海绵垫子,时间长了海绵老 ...
老李是银圈老烧,解释的很明白清楚{:4_471:}
mmmm 发表于 2017-2-6 14:13
我都用酒精 从不象这样 除了这张 所以 觉得这货是德国的?不敢想象 严谨的工作态度 一流的新产品质量 会是 ...
ADD或者DDD 到真不懂,下面科普。。。
mmmm 发表于 2017-2-6 14:13
我都用酒精 从不象这样 除了这张 所以 觉得这货是德国的?不敢想象 严谨的工作态度 一流的新产品质量 会是 ...
PDO是宝丽金的德国汉诺威工厂(Philips and DuPont Optical),made in W.Germany by PDO的银圈CD出现时间段是1985-1989年,没有分号。只能是德国的。
这事还有什么怀疑的?你确实,没有玩过银圈CD。没玩过不要紧,多多学习。
mmmm 发表于 2017-2-6 14:13
我都用酒精 从不象这样 除了这张 所以 觉得这货是德国的?不敢想象 严谨的工作态度 一流的新产品质量 会是 ...
这套录音本身就是数字录音,看清楚了,理所当然的是DDD。
所谓的ADD AAD DDD 是三个阶段的声音处理采集制作方式 A就是模拟 D就是数字
首先要说的是MMMM烧友的误区年代早就有AAD ADD 这个是不一定的 因为CD面世的年代 数字录音技术已经运用的很广泛了不止CD 卡带 LP都有用到数字录音技术
再者就是后期的CD也有AAD ADD 因为需要用到模拟音源的母带 这个也不鲜见啊 可以看看个大厂牌的历史录音 都是基本是A开头的 模拟音源 八十年代以前的录音基本都这样
很圈是没有玩过 个人认为 银层外还有一层保护膜 三十年前我买过的CD现在手上也有几张 没这种现象 为必德国产不如大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