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487|回复: 0
收起左侧

【黑胶唱片】超值——百老汇音乐剧荟萃二,音乐之声、窈窕淑女等,5张150元,包快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4 13: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fredric 于 2015-2-14 13:51 编辑

01、卖品种类:黑胶唱片(LP)
02、卖品型号:33转
03、机身序列号:无
04、卖品来源:二手
05、卖品位置:北京
06、电压频率: 无
07、外观成色:唱片上划痕较多,故低价出售。
08、内部成色:唱片上划痕较多,故低价出售。
09、修摩情况:无修无摩
10、工作状况:每张有详细说明,请具体参看
11、卖品缺陷:每张有详细说明,请具体参看
12卖品价值:5张唱片,价格150元,包顺丰快递
13
、可否议价:否
14运输方式:顺丰快递
15运输费用:卖家负担
16
、运输保险:无
17
、保险费用:无
18
、包装方式:自包装
19
置换方式:淘宝、或先款后货
20
、置换保障:双方协商
21
中介与否:支持论坛中介
22
联系电话:15611394873
23
付款方式:
(1)     银行卡:工商银行,开户名—鹿放,卡号—955888 0200 003991733
(2)     淘宝链接:请确定购买后向卖家索取。
24特别说明:此唱片同时也在其它场合出售,可能随时被卖掉,请尽快出手,以免耽误。

    音乐剧是19世纪末在英国喜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融音乐、戏剧、歌舞于一身、通俗易懂、大众化的现代歌剧艺术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音乐剧盛行于美国百老汇,表现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又得名为“百老汇音乐剧”。

第一张:音乐剧《奥利弗》选曲,电影原声录音。
    自60年代起,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创作表演正急起直追,不时发起向百老汇的冲锋进军,“音乐剧中心”百老汇受到严峻的和强烈的震撼。
  著名的音乐剧《奥利弗》根据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经典小说《雾都孤儿》改编。1960630日,《奥利弗》首演于伦敦西区阿尔伯里剧院。是西区60年代最优秀的音乐剧,也是将大部头的小说改编成音乐喜剧版本的经典之作,加之又作了史无前例的大量的广告宣传,在伦敦就连续上演了七年之久,共连演了2238场。后到欧、美、日巡回演出同样大受欢迎,评价很高。从宣传攻势来讲,该剧创了纪录,一直维持到音乐剧《耶酥基督万世巨星》的出现。百老汇的版本完全是英国版的翻本。196316日在纽约帝国剧院首演,共上演了774场。
    音乐剧《奥利弗》的词曲作家是被誉为“英国现代音乐剧之父”的莱昂内尔·巴特(Lionel Bart),这位并没有接受过音乐方面正规教育的犹太天才因患癌症于199年4月7日去世,终年68岁。
    在美国作品一度主导伦敦舞台时,巴特为英国音乐剧的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则对巴特大加称赞,并说“在我看来,英国音乐界从未充分认识到莱昂内尔的音乐天才。”
    19世纪的英国一个寒冷的深夜,英国伦敦的平民区里,一个婴儿刚刚出世,他母亲便离开了人世。谁也不知道那产妇是谁,她遗下的儿子便成了无名的孤儿。孤儿被本地教会收留,由女管事抚养,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奥利弗。
    奥利弗9岁的时候,不能像有钱人家孩子那样进学校念书,而是和其他童工一起,日夜干力不胜任的苦活,还常常食不果腹。性格倔强的奥利弗被大家推为代表,奥利弗因为在孤儿院中要求多吃一点稀饭而被卖到殡仪馆中当学徒,奥利弗换了个新环境,生活过得稍好了一些。他参加出殡行列,行动规矩,合乎礼仪。老板很满意,但遭到年长学徒的忌妒,故意讥笑、侮辱他过世妈妈的人格。奥利弗忍无可忍,与其大打出手,被关在地牢中不许吃饭。没想到地牢的铁窗年久失修,竟让奥利弗得以逃脱,一连步行了七天,奥利弗流落到伦敦街头。
    举目无亲,饥寒交迫,在绝望中,奥利弗认识了绰号“小精灵”的小扒手道契,道契带他到一栋破败的屋子里,并经他介绍到老贼菲吉的扒手集团中,和一群小小偷为伍。贼首菲吉见奥利弗聪明伶俐,很是喜欢,便要他和道契一起上街去偷窃。奥利弗随着小精灵出发到闹市展开第一次偷窃任务,道契行窃时失手,奥利弗心虚,拔腿逃跑,因此成为代罪羔羊,被绅士勃朗罗拘留送上法院,判刑三个月;勃朗罗于心不忍,目睹真相的书店老板适时出现证明奥利弗无辜,勃朗罗把无罪释放的奥利弗带回家抚养。
    被窃的主人是伦敦富翁勃朗罗,因自己冤枉奥利弗很感歉疚,又见他可爱又可怜,便将他领回家去。奥利弗到勃朗罗家后,受到老人的宠爱,既不愁吃穿,还能上学读书。不料,勃朗罗有个名叫孟斯的亲戚,追究奥利弗的身世,发现原来他是勃朗罗的外孙,那勃朗罗的全部家产便要由他继承。孟斯企图某夺谋夺这笔财产,便将此事严守秘密,还和窃贼比尔勾结,企图谋害奥利弗。
    深怕奥利弗揭露组织秘密的菲吉和大扒手比尔,设计把奥利弗拐回,决定由比尔的妻子南茜出面,冒充奥利弗姐姐,将他领回。不忍心看到奥利弗被摧残的女招待南茜悄悄通知勃朗罗,相约在午夜时分往伦敦接回奥利弗。此时,勃朗罗已从奥利弗母亲的遗物得知他是自己侄女的私生子。比尔知道了南茜的计划,把南茜活活打死,并劫持奥利弗逃到菲吉的老巢。勃朗罗在家等候南珊,到了约定之期,不见南珊到来。忽然听到街上传说南珊惨死,便报告警局。不料菲吉的狗却出卖了他,带着勃朗罗和大批警察包围他们,市民们也纷纷参加捉贼,声势浩大。菲吉下令小扒手门逃散,比尔被警察击毙。失去一切的菲吉和小精灵重新搭档闯江湖,奥利弗死里逃生,被勃朗罗领回,祖孙团聚。
   《雾都孤儿》充满了英国式的智慧和宽广的胸怀,是一部激动人心、险象环生的音乐剧,剧中的次要人物即匪徒比尔和爱着他的不幸女人南茜为该剧提供了回味无穷的音乐,只要他需要我”(AsLong As He Needs Me)就表现了一个沉浸在爱情中的盲目女子对情人毫无保留的爱,这首歌曲也成为音乐剧的经典爱情歌曲之一;奥利弗以滑稽的曲调讲述了有问不完的问题的故事,而孤独恐惧的奥利弗提出的感人问题爱在哪里”(Where is Love)长久以来更为深深打动着听众的心。另外我能做任何事”(I’dDo Anything)想想你自己’(Consider Yourself)等歌曲同样能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享受。
    演出还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布景概念即令人眩目的巨大开行转台。转台将维多丽亚时代的伦敦一幕接一幕地在舞台上自如地展现,令人眩目,可以说是西区的骄傲和代表作。另外,与百老汇舞蹈性较强的音乐剧不同的是,该剧没有什么舞蹈展现,这一度被美国人视为的弱点,现在看来,也是英国音乐剧的一个特点。《奥利弗》的演出形式虽然有些美国的东西,但他真正的演唱和表演却是英国传统的。它的音乐基本是欧洲轻歌剧式的英国传统方法,有些角色的唱法,完全是歌剧发声法,这种风格多见于欧洲歌剧院,演出以唱为主,与美国的一些具有典型音乐喜剧特点的剧目不同。剧中小主人公的滑稽、感人、孤独、恐惧的情感空间给音乐创作提供了回味无穷的理由。
    这张唱片是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原唱录音,1969年RCA出品。唱片上有几道很轻微的擦痕,应当是进出包装袋造成的,不影响聆听。
DSC01117.JPG

DSC01118.JPG

DSC01119.JPG

DSC01122.JPG
第二张:音乐剧《窈窕淑女》选曲
   《窈窕淑女》原本是据英国剧作家肖伯纳的剧作《皮格马利翁》改编的音乐歌舞剧。伊莉莎一角是由朱莉·安德鲁斯扮演的。朱莉有一副漂亮的女高音嗓子,年仅18的她拥有美好的面孔和身材。这部音乐歌舞剧在百老汇演出大获成功,被布鲁克斯称之为“本世纪最优秀之音乐歌舞剧”,荣获托尼奖,被纽约戏剧评论界和外部评论界评为1956年最佳歌舞剧。在纽约和伦敦,上座率经久不衰,胜过同期上演的任何一出百老汇戏剧。该剧在21个国家被译成 11种文字。
    这张唱片也是当时的原唱团体录制的,伊莉莎一角是由朱莉·安德鲁斯扮演,男主角是雷克斯.哈里森。后来这部音乐剧被拍成电影后,男主角仍然是哈里森,但女主角却被换成了奥黛丽.赫本。
    1959年2月1日录制于伦敦,哥伦比亚公司出品,桔灰标。唱片外封套开裂,用胶带粘贴,请注意。
剧情:
    卖花女伊莉莎.杜利特尔,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但出身寒微,家境贫寒。她每天到街头叫卖鲜花,赚点钱养活自己补贴父亲。一天,伊莉莎低俗的口音引起了语言学家希金斯教授的注意,教授夸口只要经过他的训练,卖花女也可以成为贵夫人。伊莉莎觉得教授说的话对她是一个机会,就主动上门要求教授训练她,并付学费。被嘲弄后,教授的朋友皮克林(为了成全伊莉莎)和他打赌,如果让伊莉莎以贵夫人的身份出席两个月后将举办的大使游园会而不被人识破真相,那么皮克林愿意承担一切试验费用和伊莉莎的学费,这激起了教授的斗志,希金斯欣然接受了挑战。他是不甘示弱的,他从最基本的字母发音开始教起。希金斯是个精力旺盛和讲究科学的学者,对每一件感兴趣的事都能废寝忘食。他胸怀坦荡、丝毫不怀任何恶意,但他又象孩子一样,毫不顾及他人的感情,对伊莉莎严加训练。
有一次,希金斯带伊莉莎去参加母亲的家宴时,年轻的绅士弗雷迪被伊莉莎的美貌和谈吐自若的神情深深打动,一见倾心,竟然丝毫也认不出她就是曾经在雨中向他叫卖的肮脏的卖花姑娘。希金斯已经40多岁,还未结婚,他从来看不上年轻姑娘,可现在在生活上竟然离不开伊莉莎了。他的衣服饮食和约会安排,全凭伊莉莎照料。然而使伊莉莎气恼的是希金斯简单粗暴的脾气。他教她温文尔雅的用语,却从不用温文尔雅的态度对待她。
    6个月后,希金斯满怀信心地带伊莉莎和皮克林一起出席希腊大使举办的招待会。伊莉莎是以皮克林上校和希金斯教授的远房亲戚的身份参加这次大使的招待会的,她全力以赴,谈笑自若,风度翩翩,光彩照人。当她出现并受到女王与王子的青睐后,人们停止了交谈,欣赏着她令人倾倒的仪态。她的待人接物圆熟而老练,而又恰到好处,希金斯的第一个学生尼波姆克为听出她的出身用尽看家本领与伊莉莎周旋,却被伊莉莎弄得晕头转向,失败而归,希金斯成功了。伊莉莎在招待会上光彩夺目!
    但当回到家里后,由于希金斯无视疲惫不堪的伊莉莎的存在,而是只顾和朋友庆祝打赌的成功,对未来充满恐惧的伊莉莎不被理解,伤心之下,愤然离开了希金斯的家。她在门口遇到了痴情的弗雷迪,在马场见过后追求不成,他便每天晚上几乎都来到伊莉莎窗下徘徊,默默地关注着伊莉莎,伊莉莎为他的痴心感动。
虽然希金斯态度暴躁,然而却是潜移默化,日久生情,在伊莉莎赌气出走之后因此变得十分苦闷,他到母亲家寻求帮助,却意外相遇,可两人却又吵了一架。伊莉莎表示要嫁给弗雷迪,希金斯既惊讶又生气,愤然离去。但是回家途中却又不可抑制地想起伊莉莎,认为伊莉莎已融入他的生命。当他一人在家中听着当初伊莉莎的录音时,伊莉莎出现了!她还是爱着希金斯!
曲目:
1. Overture
2. Why Can't The English
3. Wouldn't It Be Loverly
4. I'm Just An Ordinary Man
5. With A Little Bit Of Luck
6. Just You Wait
7. Rain In Spain
8. I Could Have Danced All Night
9. Ascot Gavotte
10. On The Street Where You Live
11. You Did It
12. Show Me
13. Get Me To The Church On Time
14. Hymn To Him
15. Without You
16. I've Grown Accustomed To Her Face
DSC01123.JPG

DSC01124.JPG

DSC01125.JPG

DSC01126.JPG

DSC01127.JPG

第三张:音乐剧《国王与我》选曲
   《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是一部美国戏剧作品,其改编自玛格丽特·兰登〔Margaret Landon〕的小说《安娜与暹逻王》(Anna and the King ofSiam),最早以音乐剧的型态出现,之后改编成电影。至今已成为与《音乐之声》、《猫》等齐名的百老汇历史上最经典的音乐剧之一。该剧自1951年在百老汇公演以来,曾在全世界上演超过5万场次。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寡妇安娜来到了暹罗国(泰国的旧称)担任国王十几个孩子的家庭教师,这期间她和国王由冲突到和解,到彼此发生好感。通过安娜,国王了解到了西方现代文明精华和内涵。同时,安娜也认识了对于东方一个帝王来说,维持自己的尊严以及维护他的子民的内俗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在成功的举办了一次招待外国贵宾的晚会之后,安娜和国王为了庆祝,跳起了热情的舞蹈,但最终却被两个人之间的争吵打断了,原因是国王的新王妃泰婷与情人私奔了。国王震怒于妃子的背叛,将泰婷与其情人抓捕后处以死刑,安娜认为国王太过专制残暴而伤心离去。国王郁郁寡欢,最后因病早逝,安娜怅然若失,并回到王宫辅佐新王。
    到了1944年,英国作家玛格丽特·兰登将此作品改编成小说《安娜与暹逻王》,该作不但大受欢迎,也得到1930年代百老汇女星葛楚德·劳伦斯(Gertrude Lawrence)青睐, 将推荐该作给音乐剧创作搭档罗杰斯与汉默斯坦(Rodgers & Hammerstein),希望他们改编成音乐剧作品,可是两人皆兴趣缺缺,但又不愿得罪这位当红巨星,因此将创作计划搁置一旁。
    1946年,《安娜与暹逻王》改编成同名电影,由雷克斯·哈里逊(Rex Harrison)和艾琳·邓恩(Irene Dunne)分饰国王与安娜。该部电影不但得到好评,也改变了理察·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的想法,决定改编这部充满“异国情调”的小说成为他们新的音乐剧。
    罗杰斯与汉默斯坦心中饰演安娜的女主角,自然是早先向他们推荐该题材的女星葛楚德·劳伦斯,但却始终找不着饰演国王的男主角:最早两人属意雷克斯·哈里逊或阿弗列·德雷克(Alfred Drake)等明星担当演出,但均未得到他们的同意,最后只好公开征选角色。于是,他们看上了玛莉·马汀(Mary Martin)推荐的法国男演员 — 尤·伯连纳(Yul Brynner)。
   《国王与我》 1951年在百老汇首演,是罗杰斯和哈默斯坦二世合作的第五部作品,也是第四部获得轰动的作品。演出持续了4年,并夺得多项戏剧大奖。尤•布连纳(Yul Brynner)一举成名,在随后三十年里成为国王一角的不二人选。1985年,百老汇第三次重排《国王与我》,70岁的布连纳最后一次扮演国王。至此,他已经在4525场演出中扮演国王一角,他扮演的国王也成为音乐剧领域难以超越的艺术形象,为此他获得托尼奖的特别演出贡献奖。对于多次扮演国王一角,布连纳表示,首次扮演这个角色时,35岁的他对于这个角色太过年轻。《国王与我》多次重排后,随着阅历的增长,他认为自己能够更游刃有余的塑造角色。
著名金曲包括:《吹出快乐的曲调》(I whistle a happy tune)、《开始了解你》(Getting to know you)、《我心梦想》(I have dreamed)、《我们来跳舞》(Shall we dance),以及剧中那段国王的孩子们向宾客们表演小歌舞剧《汤姆叔叔的小屋》。
    音乐剧《国王与我》的成功,使得该题材成为英美热门的改编素材。1972年,《国王与我》被改编成系列电视剧,尤•布连纳在电视剧中再度扮演国王,1999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了非音乐剧版电影《安娜与国王》,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和周润发担任主演。
    这张唱片中,国王就是由 尤·伯连纳饰演,安娜由科尔饰演。唱片由CAPITAL公司出品,唱片上的轻微划痕较多,故低价出售。
DSC01053.JPG

DSC01054.JPG

DSC01055.JPG

DSC01056.JPG



第四张:音乐剧《学生王子》、电影《伟大的卡鲁索》选曲,马里奥.兰扎演唱。
   《学生王子》是美籍匈牙利作曲家西格蒙德·龙伯格(Sigmund Romberg,1887—1951年)于1924年创作的一部德国风的音乐剧,该剧于1924年12月2日在纽约的乔尔森剧院首演,在百老汇上演608场,是百老汇在20世纪20年代最受欢迎、上演最久的音乐剧。
    20世纪初叶,美国的音乐剧(musical)还处在摇篮时期。当时的代表性作曲家大部分出生于欧洲或在欧洲学习音乐。所以今天的美国音乐剧虽然和欧洲的轻歌剧(operatto)间有相当的差异,但根源同样是19世纪维也纳巴黎的轻歌剧,所以音乐剧《学生王子》可以说是过渡期的杰作。
    西格蒙德·龙伯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纳基卡尼扎(现匈牙利境内毗邻奥地利国境的城市)。1909年22岁时前往纽约。1924年与剧本作家德奈利和导演J.C.哈夫曼共同制作了音乐剧《学生王子》。该剧的风格虽然是欧洲情调,但凭借快速的场面改变、简洁的结构与音乐,使导演与制作者在表现与演出上获得更多的自由。而这种特点和今天的美国音乐剧不谋而合,因而获得巨大成功。
   《学生王子》在当时真是风靡一世。“珍珠港事件”前夜,美国海军情报机关已经破译了日本大使馆的密码,知道日本即将进攻夏威夷。情报被送到美国海军部长斯塔克海军上将面前的时候,他只是说了一句:“明天再报告总统吧。”就急匆匆地赶去剧院看戏。他所看的,就是这部《学生王子》。
剧中人物:
卡尔·弗兰兹(王子), 男高音
恩格尔博士(王子的老师), 男中音或男低音
嘉茜(酒店姑娘) ,女高音
嘉茜的父亲路特、玛嘉蕾特公主、陆军上尉达尼兹、学生逢·亚斯德堡、学生鲁卡斯、学生德特烈夫等。王子的随从数名。其他的宫廷人员、学生、酒店姑娘们。
剧情介绍:
第一幕
    没有序曲,第一幕前安置卡斯巴格皇宫内景作为序幕。随着17小节的短小前奏,4名隐居者登场,以滑稽地探听皇宫秘闻的模样开始歌唱(第一曲)。这时走进的人是卡尔·弗兰兹王子和老师恩格尔博士。第二曲《黄金岁月》,是对这种刻板的宫廷生活感到厌倦的年轻王子逼迫恩格尔博士履行计划开始的。这个计划,就是让王子到海德堡去留学,原因是博士年轻时就是在德国该城的大学受教的。不用说,博士是不会有异议的,于是浸润在青春时代的回忆中,而王子则向往着那未知的自由天地,两人就浪漫地歌唱着。
    当管弦乐演奏之间场面已经变了。此处是海德堡的“黄金苹果” 酒店的庭院,在这儿工作的姑娘们,歌颂着美丽的5月,载歇载舞(第三曲)。这时学生们唱着精神抖擞的进行曲(第四曲)进来,接着就是典型德国歌曲的3/4拍子《饮酒歌》(第五曲)。就在大家的呼叫下,学生们的大众情人、酒店姑娘嘉茜便登场。
随后为了欢迎王子一行,在店主路特的命令下,大伙儿正勤奋地大扫除。在卡斯巴格王国愚直官吏史鲁兹的信号下(第六曲),成为王子和恩格尔博士的入场。王子等准备下榻在这家黄金苹果酒店中,第一眼看到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的嘉茜后,马上被她的美猊所迷。这时乘着微风,从远方传来学生们唱的德国学生歌曲《大家同乐》(gau deamus)(第六曲a)。 由这歌声所引发,恩格尔博士不由得回意起年轻时的日子,唱出《黄金时日》(第六曲b)。嘉茜听了深受感动,而王子则对嘉茜更为着迷。第七曲堪称此剧各曲的翘楚的,是王子和嘉茜的二重唱《你在我心深处》,这时这对年轻人的爱已经燃烧起来了。
    刚才一直庄远处高唱《大家同乐》的一群学生走进来,为他们的社团“萨克森”招募新社员,他们晓得对方是王子时,无比感动。不用说,王子答应加入,而入社仪式当然是用大啤酒杯“干杯”。旁劳监视的鲁兹,对这些旁若无人的学生们实在看不惯,在他眼里他们犹如非洲的祖鲁族(zulus)。但是恩格尔博士却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日的影子,觉得无比快活(第八曲)(终曲)。
    接着,以学生们的合唱作为背景,王子想起在祖国所学过的歌曲,对着嘉茜引吭高歌《学生小夜曲》。鲁兹再也忍受不住,在中途插入,学生们觉得很扫兴,立刻把他推出去。不久,学生们就兴高采烈地唱着进行曲退场。留下来的王子和嘉茜对于两人间的爱,感到前途崎岖,困难重重,在他们合唱的《你在我心深处》中幕落。
第二幕
    王子住宿的黄金苹果酒店内。在管弦乐气氛明朗的《序奏与开幕合唱》(第九曲与第九曲a)中幕启。前半是以王子和嘉茜为中心,加入一群学生的狂欢作乐。第十曲就是这段期间唱出的《学生生活》的快乐。但是此幕由于从卡斯巴格王国首相的来到而情调大变,随后是(第十二曲)(终曲)。这时首相前来告诉王子,父王病重,要卡尔·弗兰兹王子立刻整装归国。王子随即向嘉茜告别,并约定一定会重返海德堡。此处重唱的《你在我心深处》,和最初第七曲是同一调子,管弦乐法也几乎一样,这是和同时代欧洲系轻歌剧不同之处。
第三幕
    卡斯巴格皇宫的大厅。由管弦乐宫廷风格的序奏开始,幕启。因父王驾崩,而今卡尔·弗兰兹已经登基为国王。从第十三曲到第十九曲,是以维也纳风的圆舞曲和嘉禾舞曲为中心。在这宫廷舞会中发表新王和玛格蕾特公主的订婚消息,大家好像把海德堡的往事忘得一干二净。第十六曲的终曲,是从海德堡取来美丽玫瑰花束的学生们的交谈开始。一提起伙伴间的趣闻、海德堡的玫瑰花园的事、“黄金苹果”酒店的事,以及嘉茜的事,话题是永无止境的。对国王卡尔·弗兰兹而言,这些快乐的时日宛如是遥远的过去。但该夜,他却梦见海德堡的往事。
    这段落采用倒叙的手法,在阴暗的舞台上,海德堡时代的朋友逐一出现。随着回忆的音乐和王子交谈后又消失,最后在《你在我心深处》的音乐中嘉茜又露脸,因此国王决心再访问一次这个大学城
第四幕
    先是根据《小夜曲》旋律作成的《间奏曲》,幕启后又是海德堡黄金苹果酒店的庭院。正如往昔,学生们依旧精神抖擞地高唱进行曲在街上走着,嘉茜的黄金苹果还是那么亲切,她的睑容仍然无比姣好。
    卡尔·弗兰兹国王来访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学生之间。他们像往昔一样边唱进行曲,很快涌到黄金苹果酒店来,然后高举酒杯为国王健康而干杯。酒店内又充满昔日热闹、快活的景象,然而无论是卡尔·弗兰兹国王或嘉茜,心里都很明白这是最后一次见面。

马里奥·兰扎
    如果你看过美国好莱坞米高梅影片公司拍摄的《伟大的卡鲁索》(The Great Caruso),又译《歌王艳史》,一定会被其中美妙的男高音歌声所迷醉。扮演卡鲁索的就是马里奥.兰扎。这部摄制于1951年的伟大名片,曾经在上百个国家放映,风靡一世,影响深远。世界歌王卡雷拉斯小时候就是《伟大的卡鲁索》的忠实影迷,兰扎是他的崇拜偶像。帕瓦罗蒂说道:“我小时候常去看兰扎的电影,回家后就在镜子前模仿他。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在一部电影中扮演马里奥·兰扎。”。
    1921年1月31日,兰扎出生于美国费城的意大利人区,原名是阿尔弗莱多· 科扎,后来他以母亲的名字“马里奥.兰扎”作为艺名,红遍天下。他的父母是从意大利那不勒斯移民来到美国,父亲身有残疾,母亲是个裁缝女工,生活穷困。但他们都是声乐爱好者,在家庭音乐环境的熏陶下,小兰扎从小耳濡目染,十分喜欢卡鲁索的唱片,七岁之时,他曾经独自将卡鲁索的一张唱片连续听了27次!
    兰扎19 岁时才开始进行正规的声乐训练,21 岁时,指挥大师库塞维斯基试听了他的演唱,说:“这是伟大的声音!”,并为兰扎申请到了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奖学金。
    1942年,兰扎首次登台演唱尼古拉的《温莎的风流娘们》,他的演唱被《纽约时报》评论为“超凡脱俗的、壮丽的天赋歌声”。1945年兰扎结婚,并定居纽约,并师从吉里的老师恩利科·罗萨蒂深造。罗萨蒂对他说:“你的嗓子是天生杰出的。为寻找这样的嗓子我经历了34 年,现在终于找到了。”而后他参加了全国性的广播节目“美妙的音乐时刻”的表演,在节目中他演唱的许多歌曲和歌剧选曲,广受欢迎,闻名遐迩。1949 年,兰扎在好莱坞圆形剧场举行了一场令万众激动的个人演唱会。他演唱时从不使用麦克风,声音能传到每个听众的耳中。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指出:“这是20 世纪最伟大的嗓子。”
    被誉为卡鲁索的继承人的马里奥· 兰扎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他同著名的米高梅影业公司签订了为期7 年的合同。1949年他主演了《午夜之吻》,影片中的音乐被兰扎录制成唱片,一年内销量超过100万张。他也因此成为美国无线电广播公司酬金最高的音乐家之一。《我的爱》、《一年至爱之夜》 等电影中的音乐和歌曲多次登上唱片业的金榜。而根据《学生王子》一片中男主角对口型的录音,兰扎表现的非常好。
    然而兰扎最终能够成为举世闻名的歌唱家,还在于他主演了这部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男高音”卡鲁索的一生为基调的音乐传记影片《伟大的卡鲁索》。兰扎为饰演卡鲁索,对卡鲁索的录音资料和生平资料进行了几年的深入研究和学习,这使影片中的27 首曲目无论是对卡鲁索还是对兰扎来讲都成为惊人的艺术贡献。这些曲目包括正宗的歌剧咏叹调和意大利情歌,每首歌都充满激情,令人感怀不已。
    在这部影片中,兰扎对最为人们钟爱的曲目如《丑角》中的《穿上戏装》 、《弄臣》 中的《女人善变》、《艺术家的生涯》 中的《冰凉的小手》 以及《圣洁的阿伊达》 、《黎明》 、《重归索莲托》 和英国民歌《因为》 等的演唱极为逼真自然,各种评论指出:“他的嗓音松弛,富于变化与乐感,而且十分雄壮… … 具有极高的艺术质量,非常激动人心。”“他的艺术处理亦非常难得。”影片公映后,在一周之内观众人数比卡鲁索一生的听众还要多。《伟大的卡鲁索》 的唱片集在市场上极为畅销,据估计,自唱片问世以来已销售了几千万套。
    当时的人们把兰扎和卡鲁索相提并论,认为他就是卡鲁索的化身。兰扎成为20世纪50年代国际歌坛上最响亮的名字,成为人们的新偶像,没有任何一个音乐家能和他相提并论。
    成功给兰扎带来了财富和名望,他开始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但后来终于负债累累,入不敷出。这可能和兰扎出生于贫穷,又没有接收系统而严格的教育有关。后来,兰扎为了赚钱,开始接拍各种商业烂片,并滥用嗓子。
    50年代末,兰扎的健康出了问题,患有多种疾病。1959年10月7日,兰扎突然逝世于罗马,年仅38岁。当年宣布死因是心肌梗塞,但21年后的1980年,有人揭发兰扎是死于黑手党的迫害。真相如何,至今成谜,这也为兰扎传奇的一生又增添了新的传奇色彩。
    马里奥· 兰扎天生一副好嗓子,音质美,音色漂亮,音域宽,乐感好,是漂亮的Spinto男高音。他早期的演唱继承了美声唱法的传统,气息的运用、发声的准确、共鸣的调节,声区的统一、音量的控制、乐句的完整、声音的连贯、颤音唱法都非常传统而完美。但后期的演唱完全是海派风格,滥用嗓子,乱唱曲子,损坏声带,声音衰退。
    兰扎的歌唱风格极其鲜明,具有很浓的个性色彩。作为意大利民族的后裔,他的歌声带有十分明显的意大利歌手的特色:热情、开朗、富有阳光感。由于出生在美国,因此他的演唱又具有美国人自由狂放、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这使他在其歌唱生涯中从不被某一类风格的曲目所局限,他对任何形式、任何风格的歌曲都来者不拒,只要他自己认为是好的,他都敢于去演唱。因此,在他演唱最正统的歌剧时,尽管有时处理得不太“规矩”, 但那些挑剔的观众也不能不为他绝妙无比的歌声所感动。
    RCA公司保存了兰扎所有的录音,分别编辑出版,既有兰扎的巅峰之作,也有声音衰退、音色暗淡、力不从心时的声音。对比着听,令人感慨良多,这也是RCA的不俗之处,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兰扎。
    马里奥· 兰扎逝世几十年来,人们并没有忘记他。费城有以他命名的公园,有兰扎学会,有为青年歌唱家设立的兰扎奖学金。他出生的城市把10月7日定“马里奥· 兰扎日”。就像当年卡鲁索鼓舞了少年兰扎一样,兰扎也激励着后代的男高音们。

    这张唱片是1958年出版。唱片上的轻划痕较多,请注意。
DSC01128.JPG

DSC01130.JPG
DSC01076.JPG

第五张:《音乐之声》选曲
   《音乐之声》风靡全球。最早也是一部百老汇的音乐剧,后来被20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成了电影。这张唱片就是电影中的原班人马的原声录音,包括朱莉.安德鲁斯和克里斯托弗.普拉默。曲目涵盖了电影中的所有著名曲目。唱片的外封套污损,唱片上有多道划痕。
DSC01131.JPG
DSC01132.JPG

DSC01050.JPG

DSC0105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4-6-17 14:20 , Processed in 0.0794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