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4761|回复: 4
收起左侧

如何简单地用好话筒拾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8 22: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写几点录音的经验,供喜欢的朋友参考:" k1 I$ j. C/ c
- f6 ^" |  G$ X& E( J/ D$ Q
一、 人声的录制# F% M7 L! X; K; y: i& \" K* `
   最简单最常用的录音就是人声拾音,用一个MIC录一个人的声音,把MIC调为心形,或超心形指向,让人的嘴直接对着话筒即可。话筒与嘴的距离大概分为如下几类:
4 c6 f6 Y* s! t( e" D# z5 Z  1、最通常的录法:嘴离开MIC大概20厘米左右,而且叮嘱歌手,唱的时候不要左右或前后晃动。这样,对于一些没什么太多录音经验的歌手是很有好处的。因为这样可以保证他们在唱整首歌曲时音质统一。
( `& c4 X3 m$ K  2、录具有亲切感的人声:上面所说的拾音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说,录出来的声音有些偏冷,因为与MIC的距离不在MIC的近讲效应的范围之内。
0 B( N7 @3 i/ Q2 @% ^- Y8 L  近讲效应:声源离MIC的距离越近,MIC所拾取的低频部分就越多,唱歌的时候离MIC越近,你所听到的声音的低频就越丰满,但是,如果你离MIC太近的话,就会使MIC产生过多的低频谐波共振,从而导致低频的变形、失真。' c8 o/ N8 M2 m7 {
  但是,在不使声音过渡失真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这种“近讲效应”,使得拾取的声音更加丰满,并且具有一定的亲切感。
8 |3 K* B$ o  f% K* y  如果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声音,那就尽你一切所能在前期录音时得到与之更加接近的声音,否则会给你的后期处理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后期作出来的声音和前期录出来的效果是有区别的,你很难做到前期录出来的声音效果。
9 f1 p3 V1 r  t# v, X% L  无论要如何录制人声,一定要给MIC加上防扑罩,加防扑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防治人声扑话筒,而且,对于你话筒的防潮,也是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的。( ?* |/ Y) Y* g0 Z: `
  3、拾取美声唱法的人声:录制美声唱法,不需要什么亲切感,美声唱法最关键是要使人声流畅、干净,并且尽量减少呼吸的声音。那么,录制美声唱法时,嘴与MIC的距离在40~50厘米都不过分,只要你的MIC有足够的拾取能力,并且你的录音环境足够好的话。$ h' S8 Z  i$ v/ F( Y( q
  4、拾取更加具有细节感的人声: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在一个非常好的拾音环境内,否则的话,细节没录进来,噪声倒是会增加不少。在一个有优秀拾音环境,并且,拾音空间不少于15平米的环境下,可以给一个人声摆放2支或以上的MIC来拾取人声的不同细节,我比较通常的作法是:用一支MIC对着人的嘴,用另一支MIC对着人的喉头或以下部分,这种拾取方法,有可能产生的弊病是相位抵销,这就要通过自己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来获得最佳的MIC摆位。当你获得一个成功的MIC摆位的时候,呵呵,你会听到完全不同以往的人声效果。6 ^2 h3 I9 _3 B
  二、和声演唱拾音或合唱拾音:
; V; R+ ]6 l4 L& k4 r3 f; ^2 _  多数指伴唱的拾取。这个时候,应糜凶钌?个人同时发出声音,那么,就要把MIC调整至全向指向,以能录清除没一个人的声音。当然如果你有三个MIC分别给三个人,那更好。但是,如果你这样做,除非你的录音室有寂静端分割处理,否则的话,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产生相位抵销。但是,如果你把三个人分开的话,伴唱歌手之间的交流就没有了,不利于录到具有高度默契感的和声。所以我建议,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用一支MIC拾取伴唱各声部的人声。
& ?( X. @# X9 }( V; F, v. A( }  在拾取伴唱的时候,伴唱歌手与MIC的距离最重要的不是三个人相同,而是三个人的声音在拾取之后的音量比例要均衡。那么,你要作的就是在控制室中根据你自己的耳朵作出判断,并且,借助对讲MIC给录音室内的伴唱歌手下达指令,调整他们之间没一个人与MIC不同的距离,以获得均衡并且浑然一体的伴唱声音。0 P. N) X& j, a9 N8 d
  三、简单的常用乐器拾音:3 Q. I# [" @& X/ E
  1、吉它:MIC对准吉它的共振孔,距离20厘米左右即可。3 b) v) M" t+ n# b  ]. e3 F
  2、小提琴:MIC从侧面对准琴箱以及琴弦的方向,距离30~40厘米即可。4 N& B, {2 z, ^) `# w& g
  3、长笛或竹笛:MIC对准乐器,距离2米左右。
2 h9 [2 }% k8 J4 E, s  4、二胡:MIC对准腔体,距离50厘米左右。
% l0 ~  O. J+ ], D; I3 N- [' D* ]4 P- I  当然,以上讲的只是一些最简单的乐器拾音方法,如果想获得丰满的单乐器声音,大部分情况下,要用4、5支以上的MIC来拾取同一件乐器。 5 w! T) {1 F! N# f, g3 S
麦克风拾音技巧  录制三角钢琴/立式钢琴 6 R& _' I5 r. m. `6 S  t
  三角钢琴:将两只心形大振膜传声器放置在弦上方大约8到16英寸(20到40厘米)处。一只对准高音区域而另一只对准低音区域。使两只传声器位于踏板后面大约6英寸(15厘米)处。作为另一种选择,你也可以从三角钢琴的后端来拾取低音区域,这样就可以得到比较丰满的低音声音。 4 z+ Z$ M# e+ u; o
  立式钢琴:对立式钢琴进行拾音的方法和对三角钢琴进行拾音的方法相同。如果前盖处于关闭的状态,那么可以使传声器从上方对准乐器里面。除去前盖可以得到更富空气感的声音。
  ]1 v! Y. t3 W) c- ^6 ?  录制长笛:长笛的声音来自于其吹口处和第一个开孔处。上至3千赫兹的声音主要沿着长笛演奏者的视线辐射。 1 D- {, N; c9 Z. I
  方式1:使用两只心形传声器,将传声器1从7英尺(2米)远和离地面大约8英尺(2.5米)高的位置对准演奏者的嘴部,将传声器2放置在和演奏者的右侧大约呈90度夹角的位置上。
! J; a: b9 f- k) y& P  方式2:只使用一只传声器,其放置方式和传声器1的放置方式相同,但是要放得稍远一点。& @7 d# a6 ^& L' n
  录制单簧管:使用一只心形传声器并使其对准最下面的按键。如果想要将按键的噪音减到最小,那么可以将传声器稍微放向乐器的一侧。低中音区和中音区(800赫兹和3千赫兹之间)的声音只从按键区域发出。随着音高的上升(高中音区和高音区),更多的声音将从喇叭口发出。大力吹奏所产生的频率(5千赫兹以上)将只从喇叭口处发声并一直射向地面。因此,具有反射性的地板将会使声音更加明亮和辉煌。
1 W3 U" q  B* f3 H  录制次中音萨克斯管/高音萨克斯管
! `8 V$ j. V5 @8 A8 R0 K  将一只心形传声器大致对准乐器中部的按键区域。因为萨克斯管的声音来自于其喇叭口处和所有被打开的按键处,所以辐射方向会经常产生变化。大部分的低频是通过其喇叭口产生的,因为此时几乎所有的按键都处于关闭状态。而大部分的高频则来自于靠近吹口处。我们推荐将传声器放置在离乐器大约20至40英寸(0.5至1米)远的地方,以便于既能够拾取到它的整个声音频谱而又不会过分强调某些特别的频率。
" X0 J; Z2 D# L( f7 b  录制小号/长号
8 @) K9 Y- u$ }( E. G* p2 W! H  使用一只心形传声器,使其从稍微偏离正中的方向对准喇叭口的边缘。你所拾取到的声音取决于传声器到乐器之间的距离。当从2至12英寸(5至30厘米)的近距离对小号进行拾音时,我们推荐对着传声器的其中一个侧面吹奏。某些吹奏技巧会在传声器上产生涡流。使用防风罩将能够削减由此而产生的噪音。必须要打开传声器上面的预衰减开关,因为无论是小号还是长号都能够产生高达130分贝的极高声压级。- G6 E3 x9 h3 k2 }( |
  录制声学吉他/小提琴/中提琴 7 p2 @5 y4 T& k/ E0 T' g. h2 ?$ d( y
  声学吉他:对吉他进行拾音的好方法就是在音孔附近放置一只心形,大振膜传声器和在琴桥附近或琴体的后下方放置一只小振膜传声器。通过调整两只传声器的电平比例来找到想得到的声音。 9 n) w9 f( X- V0 c5 y( k) Q' ], }1 K
  小提琴,中提琴:一定要使用高品质的心形电容式传声器。使其与共鸣板成直角,从大约6到8英尺(1.8到2.5米)的高度对准f孔。对中提琴进行拾音的方法和对小提琴进行拾音的方法相同,但是要离得稍微远一些。  c* c) |7 a" l$ F' j/ A
  录制低音提琴/大提琴 5 M' l* Z) H, F6 z% P  t
  低音提琴:将一只心形传声器从大约16英寸(40厘米)距离处对准其中一个f孔。如果你所录制的这把低音提琴是在和其它的乐器一起进行合奏,那么就使用一只超心形传声器在更短的距离之内进行拾音,以免受到来自于其它乐器的干扰。
" F4 _* s% r2 F  B, y( c8 \  大提琴:首先使用和拾取低音提琴的声音相同的方式来放置一只心形传声器,然后再放置一只更远距离的传声器。调节近距离传声器的电平使其比远距离传声器的电平低大约20分贝。; i4 `" |* B3 J0 _+ K
  录制电吉他/电贝司
. Z( Q0 H1 h8 b  电吉他:使用一只心形传声器,使其从稍微偏离正中的方向大约3至6英寸(8至15厘米)距离处对准扬声器的隔膜。打开传声器上面的预衰减开关。并且考虑使用一只房间传声器。 : _' G. y7 }! K, C6 Q# U
  电贝司:传声器的放置方式与对电吉他进行拾音时所使用的放置方式相同。同时你还可以使用DI盒或贝司放大器上面的线路输出来将直接信号添加到贝司轨上。如果你使用不平衡的连接方式(TS接插件和电缆),那么必须保证电缆的长度不超过7英尺(2米)。以避免产生交流声干扰。
5 Q6 Z2 b9 S" |$ }7 j$ A  录制套鼓 + M1 t" ?, Y+ {0 g. p
  对套鼓进行拾音需要相当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想得到理想的效果则是一项比较艰难的工作。作为最小的传声器设置方式,我们推荐放置两只像AKG C414B-XLS这样的心形电容式传声器在鼓手头部上方32至48英寸(80至120厘米)处。如果你的预算允许,你可以将这一对位于头顶上方的传声器只用于对吊镲进行拾音,使用均衡器将1千赫兹以下的频率切掉,对其余的鼓组件分别采用下面的拾音方式:
9 N1 c- w3 V, L% l2 k  悬挂式和落地式的通通鼓:将传声器放置在非常靠近顶部圆圈边缘的位置上。# |5 ?$ }. c/ z  [# V* H
  军鼓:将传声器放置在顶部上方1.2至2英寸(3至5厘米)的位置上。你也可以考虑使用另一只传声器从底部对准军鼓,但是一定要颠倒它的极性。8 n: J# c1 ~+ D: t0 \  A+ g
  踩镲:使用一只超心形小振膜的传声器,并使其远离军鼓。: O+ g/ Y  @9 \2 a, R
  大鼓:一定要打开传声器上面的预衰减开关(声压级可能会高达160分贝)。拆掉前面的鼓面并将传声器放入鼓腔中。传声器放置的位置离后面越远则声音越丰满。要避免将传声器正对着踩锤敲击鼓面的位置,这样将只会拾取到缺乏低频的、干瘪的拍打声。6 E* z% ^; s9 f, n# j4 @6 ?2 B
  录制领唱
& S% o- s" z. u6 B! f' o  要想拾取到一种流行的、非常具有亲切感的领唱声音,我们推荐将一只心形传声器放置在距离演唱者6至12英寸(15至30厘米)处并打开低频衰减滤波器。海绵状的防风罩能够有效地抑制住爆破音(例如“p”或“t”)。最适宜的噪声抑制方法是使用一个单独的防噗屏。3 |- J% A  a6 J
  录制伴唱/合唱 ! a+ I- `( n3 t: w% ^8 y
  方式1:如果有足够数量的可用轨道,那么我们推荐分别录制各自的声音,传声器的放置方式与录制领唱时所使用的放置方式相同。' L, Y& Y) J8 h6 H' ?' h
  方式2:当同时对多位分别使用单独传声器的演唱者进行拾音时,应该使用超心形传声器来防止相互之间的干扰,尤其是在传声器之间的距离较近的情况下。, b0 b6 |( E, C
  方式3:当使用单只传声器对多位演唱者进行拾音时,应该将传声器的指向性设置为圆形(全指向性)或心形,并将演唱者排列成为一个开阔的半圆形来围绕在传声器的周围。如果是对大合唱进行拾音,那么应该对每个声部使用一只单独的传声器。你也可以考虑使用一只额外的立体声传声器。
1 O% |$ V. r/ y" J+ _* _2 C  在理想的声学环境中,单只立体声传声器或一对单声道传声器就足以使你能够录制出非常好的声音。6 T: X6 c- N; N/ E
5 W$ v8 Q7 A  ~+ C. x, q& Y
发表于 2012-1-10 22: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好了STUDER A807後,很想試試它的話筒輸入。家裡沒有像樣的話筒,找到了幾十年的老古董:7 S; l1 _( B2 [7 n4 @

% W& W  U6 a; W' ?! C其一是美國Shure Brother的"Controlled Reluctance Microphone" 型號 520 高阻抗話筒,, B: g. R4 r4 a' P1 [. N! j1 t
另一個是普通會議用的雜牌動圈式話筒(像是簡單耳機的翻版)
8 E! L+ H; _$ {: z5 t1 |+ R4 z. O% u& E- a2 x. r
原來的接頭是單音的插頭,STUDER A807為平衡輸入,就焊了一個平衡接頭。測試後主要錄到的都是交流聲,我想跟輸入阻抗不批配有關。3 z# `# o3 W& [; ]# C4 }" K# R4 c
A807輸入板可設定話筒靈敏度,還沒有試。
: a& I4 A) j+ j0 D. k$ S  G7 A一般動圈式話筒直流阻抗就可以判斷話筒是高阻抗還是低阻抗嗎?
  Y: r4 h- C3 i/ k% {8 G8 q' C2 ~1 T3 q* T- E
A807還有幻象電源,那一天借一組電容式話筒來過癮吧。
DSC00658.JPG
发表于 2012-1-19 09: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卢老师这篇文章写得好,对我很有帮助,正准备录二胡独奏+扬琴伴奏{:4_2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4: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 n" J3 m2 t% e8 n
杨老师您过奖了,这是一点点自己的经验而已,不一定实用;实践出真知,多时间多摸索就行了{:4_214:}
发表于 2014-7-29 11: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的录音资料,学习收藏了,多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5-2 02:11 , Processed in 0.1130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