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很多爱乐者、包含马勒自己,都把马勒的第一号交响曲冠上神话式英雄的『巨人』标题;这个巨人当然不是什么巨大的人,而是意谓某种英雄形象。如此一来,我们欣赏这首音乐时总是纠葛着『英雄』形象难以抒解。究竟,这首交响曲是否必需与『巨人』这一标题进行过多联想? 
  4 s& c; s+ q1 X( d' C: [/ v1 B' S+ n
 - _% Z2 A# j5 E2 y
 于是我们尝试从简单的音乐史角度,来追寻艺术家时时呼唤的『英雄』形象:它倒底在艺术家心灵中扮演过怎样的角色?有趣的是,我们发现英雄的形象一直随着时代而变迁,从『是非分明的伟大英雄』变成『真实的自我就是英雄』成为一个不可挡的时代潮流。 . {& y9 I' O8 p
 ! g; f- H; O% D
 第一次追寻:是非分明的道德『英雄』形象 9 f2 H! |% n- u. S+ E+ E  t+ j' T
 乐史上,我们追寻到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1692~1770)的小提琴名曲『魔鬼的颤音』。他的第三乐章就是非常清楚的善恶对决:代表善的庄严慢板与代表恶的颤音不断对恃,最后的结尾以庄严慢板旋律的变形来强力宣告光明的胜利。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善恶对决的英雄观是一种是非分明的道德英雄,他们或许拼命挣扎于善恶之间的抉择,但是孰善孰恶却是非常自明易懂的;这真是一个单纯的时代。这时代的英雄如此是非分明,艺术家乐于刻划的是他们抉择善恶时迸现的生命色彩。 视频: 魔鬼的颤音) d( r, l8 x3 Q5 w7 w- V% X: q1 t1 t& s/ s- }# w( z/ B
 % W, s, t( }) ~+ ]7 ]1 x
 
 第二次追寻:单纯信仰的小人物『英雄』形象 7 A9 l- d* p9 B* }3 }, E; [
 我们继续翻阅着音乐史,看到莫札特伟大的音乐时代,看到了伟大的歌剧《魔笛》,看到帕帕基诺与帕帕基娜唱出最美丽动人的咏叹调;原来莫札特的英雄形象居然是在小人物身上! 
 . {, F5 C9 T! i$ m7 A+ m6 V' }1 f 
 HorchHouse - 莫扎特开盘母带:《歌剧著名的咏叹调》,其中包含了著名的歌剧《魔笛》的片段 1 d: S# z3 d1 q( W6 }
 在西方文化随着宗教改革后,整体社会重新重视所有人皆能直接面对上帝、被上帝恩宠、被上帝抚慰的『救赎观』;也就是『圣贤伟人』与『无知无识的小农民』并没有圣俗二分的阶级评价,因而粗俗但真诚感人的小人物反而更接近上帝的真善美。莫札特处在这种文化潮流,必然看不惯身边那些高贵的贵族、高贵的主教自居为圣而鄙视小农民小人物的态度;因此莫札特的歌剧一再为小人物立下永恒音乐典范:对照《魔笛》歌剧中,虽然无知无识的小人物帕帕基诺通不过神圣的考验,无法得到上流阶级的快乐;但是莫札特给他最美丽最快乐的音乐,听到帕帕基诺成功得到帕帕基娜的二重唱后,你会觉得到底是帕帕基诺比较快乐?还是塔米诺比较快乐?很明显的,帕帕基诺才是莫札特心目中真正的『英雄』──透过单纯信仰,小人物也会变成英雄。 , x. D0 ]7 R& v3 O1 a! C6 L
 4 N7 b( ^: H. }9 I( }
 第三次追寻:承载理想的『英雄』形象 * p+ a6 W. W# C
 我们追寻到浪漫时代,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为代表。虽然这首音乐并不能硬是附会成描述拿破仑的一生,但是它是一种承载着理想精神的英雄──贝多芬对社会时局充满理想的改革精神,同时也对交响曲式充满理想的创新结构;于是他看到一个叫做拿破仑的政治军事家,便把这种理想热情投射到拿破仑身上,误以为拿破仑就是这种『英雄』的代表。直到拿破仑称帝后,贝多芬才知道将理想投射到真实人物身上非常不可靠。但是英雄交响曲仍然充份展现这种理想的热情,巨大的第一乐章居然只由短短不到几秒钟的第一主题建构出宏伟的殿堂,彷彿一个充满理想改革的英雄可以创造一个伟大的时代!这真的是承载着理想的英雄形象。 7 Z+ K$ y1 M' O1 x- k  ?0 I
 视频:贝多芬《英雄交响曲》6 J% B* U* f' S  i- I0 }+ S7 S# c
 & o9 i2 J7 A6 D
 ^$ A7 e) P' Z' [' P, O
 第四次追寻:忠实自我的『英雄』形象 6 K4 N7 u5 r4 G* Q# Z
 
 {! w# G0 G: a5 j, B; O! t* R8 c5 G* N 
 ! c5 g8 q- f2 l
 当一切不再有确切答案,艺术家的心灵如何掌握那个称为是『艺术』的价值?什么都是艺术也就意谓着什 么都不是艺术,如此一来,自己奋斗的一生又有什么意义?于是,外在的是非善恶不再自明,唯一可靠的就是内在的真诚坦露。英雄再也不是拥有外在功业的巨大伟人;转而成为敢于忠实呈现自我的人,就是『英雄』。 0 V7 S( z/ E% X
 布拉姆斯对交响曲的慎重挑剔,正足以追寻到他自身的英雄意象转变。原本在贝多芬交响曲的成就之下,布拉姆斯花了二十多年才敢写出第一号交响曲来颂扬这块领域的伟大。然而,第一交响曲因为如此想超越贝多芬的高峰,反而有过度雕琢、不够自然的问题。于是到了第三交响曲,布拉姆斯毫无保留呈现他独特的自我:在交响曲这种大型曲目呈现个人内心深处的款款深情。从第一乐章第二主题的柔情,第二乐章单簧管的深情絮语,第三乐章优美至极令人落泪的大提琴主旋律,最后归结在第四乐章绵延不绝的轻声细语,布拉姆斯用这首充满自我忠实的坦露来趣越他自己的第一交响曲。很明显的,他不再认为使用完美型式与结构的第一交响曲可以挑战交响曲圣地,反而使用第三交响曲这积极自我呈现的音乐才能超越高峰。因此,一种全新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忠实自我的英雄形象成为现代文明的心灵呼唤。 2 r$ u0 v& l# p# v( X" U$ R6 G
 , `+ O+ f) ^# Z1 h9 h7 v
 马勒的第一号交响曲『巨人』展现出『英雄』吗? 5 V4 x1 n6 ^: e( a
 当我们从音乐的追寻中回头,重新聆听马勒的第一号交响曲;这时我们发现第一乐章是优美无比的大自然闲适风光,充满了作曲家心情的愉悦刻划,也预见了《大地之歌》里与自然合一的生命情感;第二乐章是心平气和的优雅生活,第三乐章却一转成为阴暗忧郁的小调,充满虚无感的旋律带出马勒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第四乐章以最激狂的音符演奏出狂躁逼人的气氛,纵使乐章结尾出现协和音程而得到光辉灿烂的结束,但是一瞬间出现的十二音列旋律又特意留下焦虑不安的伏笔。 3 g7 q4 h% g0 u8 C& w: g
 可以说原本的主旋律有传统英雄的气概与庄重,但是马勒把这样的传统英雄完全转化成他内心世界的忠实表达。这样的音乐何以名之为『巨人』? : H/ v+ q# h$ B. \7 r/ y( g
 
  , v3 ?* X+ J/ j5 [5 W& I. _, A" I' ^
 0 C% T* Y- C& \7 ~5 f3 C, ~
 顺应时代的趋势,忠实坦露自我己经是普遍英雄形象的一种象征手法;于是,马勒把个人情感交织进整首乐曲,并且乐于让欣赏者相信这首音乐与英雄形象的关连性。如此一来,最优美动人的第一乐章田园风格与最狂躁逼人的第四乐章心情写照,全都可以统一成马勒内心的真实揭露。 8 s; x; {" N$ |
 这种真实,便是『巨人』,也就是真实自然的现代英雄形象。 4 ?. A2 Q3 P$ U! k# B. X  Y
 随着爱乐者对古典音乐欣赏态度的不断升级,像古斯塔夫马勒这样代表了现代派艺术的古典音乐家越来越受到欢迎;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比起几百年前充满了宗教、战争与神话色彩的庄严的音乐;现代派音乐这种充满了真实、热情的艺术家情感,更能拉近你我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马勒便是其中的代表艺术家之一。 ) |$ `7 v# B  g
 相比其他古典音乐家,马勒的CD、黑胶唱片在近年来备受爱乐者和收藏家的瞩目,HorchHouse为大家带来的,则是50多年来首次发行的由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所演奏的《巨人交响曲》的开盘母带版本。 3 E5 s* K6 e+ w3 t( {* k) F5 R3 k
 
 ( k. n3 I" ?) K) V, H0 j 
 8 @8 A8 s1 C! t( y5 b' ]- @
 由世界最古老乐团德累斯顿演奏的音色温暖醇厚的开盘母带,将是古斯塔夫马勒真实自我英雄情怀的最完美呈现! 2 y$ Y# }$ R6 W$ U% }/ X! z3 H% |
 希望了解专辑详情的朋友请在HorchHouse微信对话框内输入关键字:古典 r2 \( T; H. W. R! ]( t0 {. _6 T# r
 
 5 V  O* t7 ?3 }; @' Q' k 
 ) W" }  E; o! ~5 f
 欢迎前来咨询~ 0 v% Q! B  G) v: ~$ h
 想获取更多“100%模拟原声母带”的最新消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Analog-Music”, 您可以通过长按以下二维码直接添加: + [! ?7 v+ n5 B% \; _
 
 : G: L  p, b1 s4 D" K! T 6 m) p9 g6 R) b7 G1 w: f3 I$ S9 h' e
 
 " G! U3 ?  b4 W. N
 ( l9 H$ i2 s+ w* g! W- m- P$ C3 t, }; @& m$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