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0043|回复: 44
收起左侧

1812序曲卡带一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30 10: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1812序曲卡带
3.jpg
2.jpg
1.jpg
发表于 2012-5-30 18: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带 不见{:4_232:}
发表于 2012-5-30 18: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 多不见{:4_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06: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06: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mj5587 发表于 2012-5-30 18:42
  o, @$ m1 Y) `& ^1 l, y% e, m4 U是 多不见

# z. E7 Q" i" Q* n8 w7 q7 J原装交响乐的卡带少见。
发表于 2012-5-31 09: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4_198:}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09: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5 i% c. I6 E1 n( n/ s7 x4 o' N
{:4_214:}
发表于 2012-6-4 23: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贴个牛的。
( R9 h+ q  [9 r/ z3 e" D) y
2 m4 p0 w3 s9 S* _ Nakamichi-Reference-Recording-Tchaikovsky-1812-Overature-0.jpg
发表于 2012-6-4 23: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兄的牛不是一般的牛,是真牛啊{:4_219:}{:4_219:}{:4_219:}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08: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二麻子 发表于 2012-6-4 23:20 / ~- b7 ]* g8 s
哈哈,贴个牛的。

! L0 l. L  i: o- h$ `{:4_219:}{:4_219:}{:4_219:}{:4_214:}
发表于 2012-6-6 23: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2-6-6 23:51 编辑 - _' \( a" \* z5 o' C" E( D

' s& x, k' A+ }1 G3 U# `* j4 C4 A  d     《1812序曲》(降E大调序曲“1812”,作品第49号)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该作品以曲中的炮火声闻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户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该序曲于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在“2005 Classical Spectacular”的演出中,《1812序曲》最后一段的场景。曲目开始时出现一个深广的主题,代表着俄罗斯广袤的领土和无限风光。后来乐曲进入发展部,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代表着法军的入侵。再次转到一个进行曲,表达的是俄罗斯人武装上前线,准备抵抗侵略者。后来激烈的主体冲突描绘了残酷的战争。里面被扭曲的马赛曲代表着法军。后来,俄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国歌在炮声钟声中把乐曲推至最高潮。柴科夫斯基在完成《1812序曲》之后,自己并不觉得满意,在他给他的资助人和朋友梅克夫人的信中说:“这首曲子将会非常嘈杂而且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他没有想到这首乐曲后来却成为他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但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称赞《1812序曲》“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乐,像平稳的波涛那样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荡,它以一种新的东西攫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 G$ C) }. v) l* [9 p' u5 [
作者简介* c* X. y! s" x' c9 N) a+ Y* S
  柴可夫斯基(1840 - 1893)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0岁在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时,便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23岁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877年,他辞去音乐学院的教授职务,在梅克夫人的资助下,从事专业音乐创作,很多优秀作品便是这时期所作的。   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在彼得堡亲自指挥演出他的代表作品《第六交响曲“悲怆”》,9天后便离开了人世。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繁多,体裁广泛,仅大型作品就有:10部歌剧(以《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为代表作)、6部交响曲(以《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最为著名)、4部协奏曲(以《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以及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八一二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钢琴套曲《四季》等等。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戏剧性。他的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风格,他的和声浓重、丰满,显露著作曲家本人的个性气质,富有难以言传的魅力。一百多年来,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广为世界人民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所罗门·肖特曾评价说:“柴克夫斯基是1812战争唯一的胜利者”。/ d8 L5 @, L% q& c0 L
前言
) a. B; C. Y  N0 X, Y; ?$ R4 q- e  在八十年代初,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是香港发烧友试机指定曲目之一。如果你自称发烧友,而又未听过这首序曲,有两个可能,一是你很年轻,可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小朋友、二是你并不怎么发烧,极其量只是感冒罢了。   “序曲”原指歌剧、芭蕾舞剧或清唱剧等的开场音乐,19世纪以来,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管弦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加有标题。《1812序曲》即属于独立、有内容的管弦乐曲。   在乐评家心目中,《1812序曲》不算柴可夫斯基最好的作品,即使柴氏本人,在写给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主要赞助者)的信中也说:“这首序曲将会非常嘈杂而喧哗,我创作它时并无太大热情,因此,此曲可能没有任何艺术价值。”   令人讽刺的是,《1812序曲》在首演时已大受欢迎,为柴可夫斯基赢得极高的声誉。后来陆续在俄罗斯许多城市和德国、捷克、比利时各地演出,自此一直成为柴可夫斯基交响乐作品中最形象鲜明、通俗易懂和备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点恐怕出于柴可夫斯基意料之外。
4 g7 u- m* U& c5 j《1812序曲》的创作背景
; @  H/ x8 [$ p' Q/ e1 o) b0 }  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写的《1812》序曲,全名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   这首曲是柴可夫斯基应他的老师尼古拉·鲁宾斯坦之请而作,目的是庆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这座教堂曾在1812年俄法战争中被战火焚毁(另一说是此曲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而写)。
* _: o( Y. m; t+ n编辑本段《1812序曲》的内容. W/ C1 v" h3 ?& }; s, H( Z* K
  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占领莫斯科,并迫使俄国投降。战争开始时,拿破仑军队在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俄军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国迫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烧毁粮草的战略,并撤退居民,率军暂时撤离莫斯科。拿破仑在占领莫斯科一个月后,仍无法迫使俄国投降,反而令自己孤军陷入重围,于是下令撤离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仑军队不能适应俄国严酷的冬天,加上饥饿和俄军的反击,终致溃败。拿破仑入侵俄国时多达六十万的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最后只剩下不足两万人逃出俄国国境。   《1812序曲》是根据上述史实写成的一部管弦乐作品。柴可夫斯基在这首序曲中层次分明地叙述了1812年的这一事件,包括俄罗斯人民原来的和平生活和随后发生的不安和骚乱,俄法两军的会战,以及最后俄国击溃法军,俄罗斯人民庆祝胜利的狂欢情景等。8 }( [8 A5 U3 l2 f% b9 W
编辑本段被音响发烧友用作测试器材的原因
( B. _  i% i7 [0 o  这首序曲除了运用正常管弦乐编制的乐器外,还动用了军鼓、大炮、钟等超常乐器在内,在序曲的结尾处还另加了一支军乐队,以期收到热闹和生动的效果。这首序曲在第一次上演时,钟鼓炮齐声轰鸣,配合乐团的演奏,已令参加典礼的公众大为激动。到了近代双声道时代之后,录音技术大为跃进,有几家公司在唱片内加入真实炮声,更使音响发烧友着迷,他们往往利用实炮录音的版本来考验器材的力度、瞬态、低频等方面的能力。这首序曲音量起伏变化极大,动用的乐器非常多,听清楚其中的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器,它可以检验你的器材音质音色、结像定位、强弱和动态对比。5 {6 t* H) z; k2 H
乐队编制1 j" }6 T5 f( ^4 d7 @( r8 ?! u1 k
木管组
# `8 h$ R+ ~8 i$ E; ~7 T+ t  1支短笛   2支长笛   2支双簧管   2支单簧管(bB)   2支大管1 g* }% \% a2 r$ u' |
铜管组* W4 y% X8 G3 ]4 J& f8 S# V
  4支圆号   3支小号   2支长号   1支低音长号   1支大号/ ^6 y0 ?5 M3 h8 B9 S3 I3 C
打击乐组
9 c1 P7 ?5 _" l  @  定音鼓   小鼓   三角铁   钹   大鼓   铃鼓   榴弹炮   排钟/ l  K6 N; T  Y0 F
弦乐组
7 S8 M) ?0 B: P. z, \' ?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3 p3 w( j6 U% o( X; {" C
乐曲赏析
3 b. V9 l/ W7 O& Q& H引子
9 S* M$ W3 a3 `/ u  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bE大调),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的方式(每个声部两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台湾译为《天主佑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伐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和平与安宁的生活。随后,这个主题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5 m8 c$ u& U5 Q# F6 L- k, V. f; u
主题的引出% a' F% i* T6 T  d. [1 }3 ^+ e1 ?
  紧张的气氛在增长着,随着一声定音鼓滚奏,低音弦乐奏出了命运的动机,它带来骚乱而激动的情绪,象征法军的入侵已打破俄罗斯人民安宁的生活。这时你可以听到一个音 调柔和动人、如泣如诉的主题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声部轮流传递。之后,鼓钹对击的声音使音乐的速度开始不断地加快,音响也不断地增强,音乐进入一个小高潮。   原先的不安情绪被一个描绘征集俄罗斯军队的插段所代替,在小军鼓背景的衬托下,木管乐器和法国号奏出一个号召性的合奏主题,这个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随后是一个短暂的休止,音乐转入快板部分。
& {0 W# S' k" n8 Q  Q( }呈示部
( {' y+ Q8 j  d- h3 y0 w( K) ^  第一主题这时的音乐和前一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音乐的速度极快,开始描写两军决战的场面,从这主题特意加强的重音和切分音中,仿佛可以听到剑击声和马蹄声似的。当这个主题逐渐遍传整个乐队并发展到最高潮时,小鼓再次敲出信号动机,法国号奏出《马赛曲》的主旋律,它的反复呈现用以作为法国军队侵入俄国的象征。   第二主题   两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错后逐渐舒缓下来,接着出现的是同《马赛曲》主题相异的两个俄罗斯风格的旋律(bG大调)。这是一支流畅、辽阔的俄罗斯民歌,在法国号的背景下有小提琴奏出,诉说着俄罗斯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以及他们不畏强暴、准备给予来犯的敌人迎头痛击的决心。另一个旋律是俄罗斯婚礼歌曲《在大门旁》,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奏出,具有一种热情的特性,铃鼓奏出了清脆的响声。这投歌曲充分表现出俄罗斯人民即使在危难时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气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罗斯旋律一样,舒缓了紧张的战斗情绪。) h9 L* a! q  S1 _# S. u* v! T) N
发展部* b" `$ y: M& @9 x2 n; y" b8 _7 P
  随后一段又是会战场面的描绘,音乐显示新一轮的搏斗,铜管乐器和弦乐器错综交织,打击乐器象征刀光剑影的搏斗,打击乐器频繁演奏,调性频繁转变。而《马赛曲》在后期会渐次减弱并逐渐消失,它的片断只是加快了速度,时断时续,后来在低音弦乐器的阴沉音衬托下转入低音区(大管、低音长号和大号)。
" K0 s7 s3 z& u' b* U+ Z再现部
2 g$ C6 J3 H( v  [  `# v4 }3 \  此时,两个主体均以bE大调呈现,以强调俄罗斯人民对入侵的敌人的胜利。左右你会再听到熟悉的俄罗斯民歌。两个主题结束演奏后,《马赛曲》主题相继出现,乐声的节奏加快和加强,随后出现第一声炮响,接连出现五下炮声,音乐转入暴风骤雨般的下行乐句,描绘最后的搏斗和敌军的溃逃,形象鲜明、逼真。
3 [5 z; |3 G( Z& J. \$ M$ q; X, `尾声
0 v0 ~/ _' U# i% {: E7 o; a% Q  从引子的赞美歌主题开始,这时候,整个乐团添加进来的铜管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庄严而宏伟地奏出(《马赛曲》和拿破仑帝国国歌《出征曲》),由于结合着管钟的特别新颖的色彩,显得更加威武堂堂,成为一首辉煌的胜利颂歌,象征着斗争的光荣结局。这首赞美诗的有力陈述屡次,但因为此段旋律来自敌方而被会战主题的一些急速的乐句所打断,这些音阶式乐句的重现,使人们又回想起过去同敌人的搏斗。   最后,一个庄重而有力的主题响起来了,这就是1833-1917年间俄国国歌《天佑沙皇》的主题,配合十一响炮声和教堂响起的钟声,它是俄罗斯人民最后胜利的宣告,整个乐曲就以这凯旋的欢乐颂歌作为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21: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记 发表于 2012-6-6 23:50
/ s8 k! F. ?& L$ H9 b, u1 V* G, l《1812序曲》(降E大调序曲“1812”,作品第49号)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为了纪 ...
8 A) j7 K* Q* ^* U0 K; b: L5 x9 x
学到东西了!
5 D; \# o5 P1 C7 c" [, I
发表于 2012-11-21 09: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二麻子 发表于 2012-6-4 23:20
: V  h( C4 M. H6 ~9 n  K" y8 ?$ y哈哈,贴个牛的。

: M: J8 b# T) r2 _& T7 I+ b; @这个口水: x$ N$ q; H/ }
             {:4_232:}
发表于 2012-11-23 18: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8: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youzi55 发表于 2012-11-21 09:17
. o# L2 d+ n* k& `1 z3 O这个口水
. D; A7 B; C3 D2 I
{:4_213:}{:4_214:}
- m! Y) M" J8 `, t& o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8: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hifi368 发表于 2012-11-23 18:30
: a# W+ s$ U6 j0 M  N% l; w- f好东西!

  b6 H  j; s1 l$ p3 N0 j. q4 W谢谢!{:4_2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0-19 04:45 , Processed in 0.15050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