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dalplex
收起左侧

这B67不比A700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4 20: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21: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录音的机会少之又少。以前买DAT也是考虑来翻录LP但是最多翻过1-2次。
发表于 2011-2-4 22: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有些好版本的CD,LP自个没有又中意听,咋办捏?有时转录它们用的磁带成本要高过它们不少,也无计可施啊!2 \: M; h0 I& l! M we101f 发表于 2011-2-4 18:36
发表于 2011-2-4 22: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坚持在自己资金能力范围内,喜欢的片子自己拥有为目标,毕竟问朋友借总是不大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是什么朋友了。互通有无还是可以接受的。直借不出占便宜当然一锤子买卖。% U' i: R3 F/ e1 g) s. p* x7 x % i- B" H/ X' H4 r& r就是坏了陪就是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22: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都自己拥有即不现实也无必要。
发表于 2011-2-4 23: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老兄为何如此反对2轨机?是否有用那些机录过?我用过的感受,就算是录的LP.CD,也要比大多原版商品4轨带好。不是YY!{:soso_e181:} 1 a4 B* h, ?, e/ O( Q& Rwe101f 发表于 2011-2-4 18:18
2轨机和4轨机都有各自的玩法 作用,对比音质意义不大。肯定是2轨录音带和商业带音质好,但是用2轨机录的LP.CD音质会好过同样的4轨商业带吗?很简单的道理原版的LP.CD音质比不上同样的商品4轨带,如果2轨机真有这么神奇,我真要去买一台了。{:soso_e181:}
发表于 2011-2-5 10: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版说的很有道理{: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1-2-5 10: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象otari5050这样2/4兼容的就占了很大便宜。
发表于 2011-2-5 10: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老兄为何如此反对2轨机?是否有用那些机录过?我用过的感受,就算是录的LP.CD,也要比大多原版商品4轨带好。不是YY!{:soso_e181:} , g+ m' C) |, [) Dwe101f 发表于 2011-2-4 18:18
) \8 Z: r" }( x3 G0 T. d y 0 _1 W9 L& E! @, B$ ~- P$ w我自己也有2轨机,2轨原版带超过百盘,不过都是些流行的内容为主,好版本实在财力不够。 F& }7 b0 R2 g所以,如果我让你感觉到我反对2轨,可能是我解释得不够清楚。其实,无所谓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发烧也没有说哪一种方式是对的,哪一种方式是错的。但是发烧友至少应该在选择之前,搞清楚各种玩法之间的区别,以及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成本。 $ p$ Q# N7 I: b: L6 ~7 j& F, ^+ e0 U+ s0 \# j3 X4 Y 作为玩家,最好搞清楚开盘机各种可能的用途来选择到底玩什么。开盘机比较特殊,种类很多,效果好指标高的两轨比较困难找到价格亲民的原版软件,而软件较为丰富的4轨在效果上和两轨开盘比较,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当然,无论是2,还是4轨,都可当作录音机来使用。 3 R0 J) e: n2 Y6 A* K* S8 ^% A8 T9 d 即便4轨价格比较便宜,仍然超过绝大多数CD和LP,所以坛子上的大多数朋友仍然难以购买较多原版软件,把4轨机作为一个主力音源。话说回来,别说原版4轨,就算几十块钱一张正版的CD,又有多少朋友有习惯购买呢?+ {. U4 S9 ~ A4 b) W: q7 G' B; ? , k4 d1 k3 m3 i: W7 }' V 如果,你不打算在原版软件上花费太多,那么就只能录音,用4轨新磁带录制一盘CD # F: ~4 a* I( a8 M# W,成本应该在百元左右,(2轨理所当然就贵一倍)当然可以反复录多次,通常来说会比CD本身还要贵。也就是说,如果这张CD不是绝版不是天价不是借来的,那么有什么意义呢?翻录出来的效果比播放CD本来要好吗?我不想在这里作评论,以免引起争论。我只是说,如果是我,我会用这点钱去升级CD,或者搞个PChifi什么的,下载一些高清文件。 ; A ?; n/ w* ~# ~ " D# k( c: I2 S) C如果,你在硬件发烧友之外,还是一个软件发烧友,那么毫无疑问,4轨是你唯一的选择,至少是首选。不光是钱的问题,2轨的内容全拿下就是那么2-300种,有些东西是你有钱也买不到的。另外,何必拘泥于开盘这个形势,LP同样效果不错,软件种类极大丰富,价格还比开盘便宜一点,何乐而不为?' q3 Y6 A& j. V: F$ d 2 t- Y+ \% v( T% ]& l 如果,你是一个纯正的硬件发烧友,听什么东西无所谓,那么2轨也许更合适,应为机器更专业,玩点更多,既然不听什么软件,软件是不是丰富,也就无所谓了。注意,我在这里并没有批评硬件发烧的意思,我自己曾经就是一个自行车硬件发烧友,搞了两辆车,一年也骑不了几次。后来,这个兴趣也没有延续下去,现在车子还在地下室。, g, F7 j: C: r" n1 R w# c / `: q2 e+ {8 I n另外,我听很多朋友说过,CD,LP用开盘转录一下,声音会更好,我个人是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只是听感不同,而且很明显,有细节丢失了,当然机器越高级,细节丢失的情况越少,用专业机器高速复制也许就难以察觉,但是成本呢?嗬嗬。; `: G) D/ \ m+ W: V ` x ) g4 m$ m9 I: I至于说2轨复制CD,LP,强于4轨原版,对这个结论我只能表示惊讶。我还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结论。我玩CD的时候音源是5万级别的,我有2轨,也有4轨,也有LP。CD 2千多张,2轨带百盘,4轨带千盘,LP 200左右。列举这些并不是想要炫耀什么,只是说我可能对这些载体的音质具有一定的发言权。CD声音是最糟糕的,即使是中高档的音源;4轨和LP总体来说还是4轨强,但是好的LP超过4轨也是有的,关键LP软件太丰富,这个是开盘无法比拟的;2轨总体来说是最好的,但是软件太少,价格昂贵。还有借用一个老朋友的话“不要迷信2轨带(原版)”哈哈。所以,如果你说用高档的机器复制音效出众的LP,比某些原版4轨好,这个我相信有可能发生。(但是不要忘了,成本,你需要LP机,唱放,专业2轨,磁带)还是那句话,如果不是绝版天价版,何必如此折腾?如果你说转录CD也比4轨好,我只能一笑了之。当然也有可能发生,4轨原版里面当然也有烂片,CD里面也有发烧碟,不过这种结论是不是会误导别人呢?嗬嗬
发表于 2011-2-5 10: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17# kevinlovemusic - Q# ~* h3 t# a$ U! M 不可否认的是开盘机大烧们都是以两轨机为主的,只有两轨机才能才堪大用。 ! o0 P2 n6 }9 X1 L爱迪君 发表于 2011-2-4 17:23
& R6 ~2 F0 }* t8 a8 P8 } b. A; |' [( A( @- I' E A 爱版,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4 `2 C& a4 c* u! E M1 ^但是,如果对于一个普通用家来说,这样的机器有什么意义呢?- e4 A# z {8 t& ` 8 {$ ~% K0 B S) u3 w 如果这个普通用家希望把开盘作为一个音源,通过它来欣赏名家名团名演,并同时体会开盘机特殊的音质,那么2轨机有什么意义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2-5 10: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录音的需要就考虑2轨。否则我同意开尔文的说法。
发表于 2011-2-5 19: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玩其实都是玩,已经有了机器的朋友那是“冷暖自知”。如果问一下2轨用家的第一心愿是什么,我相信99%都是希望能够“有米下锅”。" p( ~8 L8 \; {/ R* u8 E ! h# S$ s1 T7 P& L9 ]) i# e还没有机器的朋友,我希望大家在购买开盘机之前能够搞清楚状况,倒是买哪一种,或者到底应不应该购买开盘机。就算割舍不了模拟情结,毕竟至少还有一个选择就是LP。 S3 b) Z t' F- Y) B3 e( V A! d6 }5 ]# P: n另外,虽然坛子上大多数人都喜欢开盘,LP胜过CD,但是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模拟声”,有机会最好自己实际听听看,再作决定。毕竟,玩模拟比数码要麻烦的多,如果自己其实并不喜欢这种声音,那就得不偿失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09: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1210欧成交的。
发表于 2011-2-7 13: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还是硬件发烧和软件发烧的区别。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20: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利用率不高放在呢摆着意义就不是很大了。但这就是发烧的表现。我有5个DCC的随身听根本没机会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8-1 20:15 , Processed in 0.1580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