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3-16 17:2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11-19 17:307 l3 Y% Y# s, ?, F: P" F
幾天後,鄭前輩醫好了馬九,包括調校好每台的四支 EL34 膽。事前,我給他一大堆 EL 34 (6CA7) 膽和 E88CC ... ' e4 P, d ]/ G
我用的大喇叭是 Thiel CS5i, 身高5呎4吋,規格是低音可下潛至 25Hz -1dB, 20Hz -3dB。在原裝馬蘭士九膽功率放大器推動下,加上配搭適合的線材及前級放大器,及喇叭擺位調校好後,它可播出超低音如規格所說。6 e" D+ g. m, }4 @& z
我的 Beats Pro 耳機,重400克,每聲道單一隻 50mm 單元,現時產品流行多單元設計,動圈或動鐵的,試聽過幾種該類耳機,它們都會在不同頻段的銜接上有問題。Beats Pro 在 PHA1 耳擴推動下,輕易播出 30 Hz 以下的超低音,而且在聽感上,分量比 CS5i 的還要多,當然超低音的質素則不可同日而語了。超低音在聽音樂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以常見的樂器鋼琴為例,九呎的三角琴的最低音鍵是 27Hz。以前有一位舊同事,當時他的兒子是鋼琴專業學生,日聽夜聽兒子的練習,有一日來我家聽音樂,當年我用 Rogers LS3/5A 15 Ohm 喇叭,自覺滿意。他來到之時,馬上說我的音響播少了一截,出不到 full spectrum。其實,播放鋼琴是 LS 3/5A 的一大弱點,不單只在低音方面,它的金屬聲、動態、力量、細節分析力都應付不了鋼琴的音效的要求,回想當年不知不覺間亦少買鋼琴唱片來聽。# T( g$ K' D$ B z
近日再以下圖的 CD 比較 CS 5i 及 Beats Pro 的聽感。CD 都是八十年代早版的,西德、日本或韓國製碟。若問我為何用舊 CD,只要你分別聽一下早版 CD 與後期版 CD (包括不同製作方式的 乜版物版),便知答案,亦會理解為何有些頭版或早版 CD 被炒至比原價貴幾十倍。8 Q9 y* e7 {8 F
聆聽之下,CS5i 播鋼琴協奏曲的弦樂及鋼琴的音色都比 Beats Pro 的美。耳機的鋼琴音色沒有大喇叭的那麼低沉,其小提琴獨奏的音色是比較厚暖和質感強烈,而且也比較感人,可是耳機的小提琴獨奏的聲音不及大喇叭的那麼耐聽舒服。
; L- c& L9 [% `( J. v+ k聽 Michelangeli 彈奏 Chopin 的諧謔曲,此錄音的鋼琴的超低音和力量洶湧澎湃,耳機播出的低音、超低音分量與大喇叭的差不多,當耳機扭至很大聲來聽,聲音仍然舒服。大喇叭的泛音多一些,再開大聲一些,聲音便挭耳和不舒服。
; N, C! ~$ x; l# v* u% V, u用耳機聽藍雨褸,音色厚暖和質感強烈及比較感人,可是卻沒有大喇叭般營造到的人聲結像,鬆化和立體的,發聲位置的高度和距離感如歌者就站在面前。( i/ u" e. t& v5 ^4 C
用耳機聽蔡琴痴痴地等,開首的伴奏鋼琴的低音不是那麼低的。聽蔡琴及鄧麗君的伴奏樂器的低音則比大喇叭的潛得更低,耳機的人聲音色厚暖和質感強烈及感人,卻做不到像大喇叭的結像立體和如在目前的感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