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9-23 07:5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9-22 18:08
" {. u# M. j! o* C* r車氏指揮的 Brahms 第二交響曲,歌唱性好,流暢,音色豐滿厚暖。同碟第三交響曲是 ADD 錄音,樂器細節 ...
& c- I$ L+ z0 Z& V; ^不久,又在阿馬遜多買十五張 2004年首發早版 CD,包括 Bach, Mozart, Stravinsky, Prokofiev, Rimsky-Korsakov,Shostakovich, Verdi, Faure, Wagner , Tchaikovsky 等的曲目。亞馬遜說明是 USED like new, 收到的紙盒外表是很舊,會有十年歷史,內裡全部 CD 膠盒卻是未開封全新的,亦確定是 2004年首發的早版CD 碟。! M% i- a: p3 b! d" B, Z, i
內容包括幾首長曲,例如 Verdi 安魂曲 (Requiem) 是孖碟裝,全長 104.20分鐘;巴赫彌撒曲(Bach Mass), 長 127.52分鐘。
2 _; Y$ {; ]7 v1 j' a2 [該套 CD 有別於 1997 至1999 年的首發版的黑色封套及碟面,該首批 2004年首發版封套是深紫色,碟面是淺粉藍色。
3 Z8 w' T5 w/ S2 s- y6 \( F! V1997至1999的 CD 是 在荷蘭 Uden 製造。2004年這批碟是在意大利製造。
; i% a4 E; V7 ]# L) {; a* ^$ I既然生產地有別,很大好奇心聽一下音效有沒有分別。1 Z+ |- P, J' Z
聽罷天方夜談及胡桃夾子。噢!意大利版是 hi fi 化了的荷蘭版,高頻、聲尾多些,樂器質感細節多些,低頻分析力及控制力好些,整體聲音爽一些,動態、爆棚加上超低頻震撼力那種排山倒海的氣勢,我即時驚愕至目定口呆!而且音量扭至很大聲,聲音一樣舒服,又保持 EMI 車氏 的一貫厚暖耐聽音色。
W) z$ j Q4 `話雖如此,EMI 車氏 始終係音樂會現場或電台錄音,除非不作比較,一旦與 Karajan/BPO/DG 西德版即時比較,後者音效高出了一班。
; Q( Q! T9 e2 N. [至於演奏方面, 聽車氏的,會舒服放鬆,優哉游哉,聽Karajan 的,緊張又認真,有些像在做功課。車氏指揮的音樂有內涵、有思想,卡爺很認真一絲不苟地在技巧上追求完美。" Z; N4 m7 U% n6 W9 u
上面講的 2004年首發EMI 車氏是巴伐利亞電台錄音,1997 至1999 年的則是慕尼黑管弦樂團自己錄音,所以音效不同未必是荷蘭廠與意大利廠的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