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9-1 18:0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8-29 20:48
7 R; ]6 z6 q, c" A, e5 t羅氏在1974年離開蘇聯,移居美國,後來被廢除蘇聯國籍,到1990年才重返祖國,之後恢復俄羅斯國籍。: ?2 J4 g) B/ \3 Z
羅氏 ...
) u7 z) F! r, b! ?- U* C- Z5 T* yLiving Stereo 的“快樂的巴黎人” (Gatie Parisienne),封面印有掀起紅色衣裙的女郎跳 Cancan 大腿舞,由 Arthur Fiedler 指揮 Boston Pops,相信是發燒友相當熟悉的唱片。
; l, Q& P" n* R, b卡拉揚與柏林管弦樂團在1971年亦灌錄了快樂的巴黎人,下圖 CD 是八十年代末西德版。
4 s D* O! e; H# b9 i+ t卡爺的指揮雖然比較矝持,但是爆起上來,亦相當燦爛,加上音效的低頻厚重、動感琍落,容易聽到混身投入,聞歌起舞。
0 I! k' A E/ c- H5 M1 w7 J8 {同碟還有兩首芭蕾舞音樂,在 1961年錄音。其一是 Les Sylphides, 由Roy Douglas 改編蕭邦的鋼琴音樂。以管弦樂形式來聽,感覺很特別,尤其是曾聽熟了蕭邦鋼琴音樂,會好過癮的!
3 B2 O9 K5 G5 q5 T2 f1 T1 c5 X該首芭蕾舞音樂的音效比快樂的巴黎人的還要好些小,爆得更過癮,而且聲音更舒服。
* Q$ W& \/ H3 I其二是 Coppelia 組曲,演錄表現相若。
/ M" }4 K' S Y: I4 I: Z3 p; q1 T/ t全碟不乏卡爺擅長的撚手優美弦樂。, [7 d) {( I& n5 u
卡拉揚棒下的兩首芭蕾舞音樂, 聽感上似交響曲多一些。兩首都好爆得,音效的低頻厚重、各種樂器音質像真。
: A2 E! s: o& E! g在兩首芭蕾舞曲的部分樂段的結尾,錄音場地(柏林耶蘇基督教堂)的廻響及反彈聲,在強奏之後,可以聽到明顯的反彈聲,清清楚楚。不一定在 living stereo 的錄音才有的,DG Gunter Hermanns 同樣做得到。3 O* d$ }$ I, k, t5 Z4 h; U
' q$ f. G# Q5 V2 [4 l9 |* p台灣劉漢盛最近出版了試練喇叭 CD , 他選擇與 DG 唱片合作。他解說:0 o' F5 T% x" V- F$ T3 a
“一來這家唱片公司的錄音哲學走的是重現音樂會現場的氣氛,不誇大音效,注重 ,自然,這樣的錄音效果對於追求音響器材的平衡調音有正面幫助。也就是因為錄音效果不誇張,注重自然平衡,所以許多音響迷往往誤以為DG的錄音是平庸的。其實,如果有現場音樂會聆聽經驗的人,就會發現DG的錄音其實是真實的,尤其在保留音樂家詮釋風格的完整上,更是比玩弄突出效果的錄音還要認真。"
" p7 y. V6 X" d, z/ @3 e; }
- D$ r- X' L3 z( y# \這正正就是 DG 與 RCA Living. Stereo、Decca、EMI 等誇張某部分音效的不同之處,亦是我喜愛 DG 的因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