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6415|回复: 16
收起左侧

我热爱音乐、喜欢音响,却难以容忍噪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1 20: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2-3-22 11:45 编辑
5 O5 P2 L5 D4 r- K! M
* h" }# I6 f2 i( r# Y. o6 D       如果有人以为我只喜欢聆听中国民族音乐,只喜欢轻柔细软的管弦丝竹,那就完全误解我了。其实,我也很喜欢聆听西方的经典的管弦乐作品和歌剧段落,像充满热潮涌动起伏的<<布兰诗歌>>、令人激动沸腾的“今夜无人安眠<<杜兰朵>>、<<欢乐颂>>,甚至包括美国西部牛仔片电影<<七侠荡寇志>>的主题音乐等,都是能让我心潮彭湃、激情昂扬而百听不厌的好音乐。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我会放足了音量来欣赏这些音乐而让自己沉溺其中。( L7 i4 E- p: v: H# J
       但是,我却难以忍受公共场合那些不和谐的噪音,而这两天我却深受且深感即便是在医院或病房也是四处漫延、毫无遮掩的噪音污染。当身材苗条的女护士推着小车来给病人护理换药的时候,我很不理解那小车为什么不装上四个橡皮轮,而非要装上硬塑料轮,以致于“哗啦啦”的滚动噪音弄得整层楼都不得安宁。
' g8 Q' Y0 k5 M# J: O5 y5 m
       还有,病房里的陪伴人为什么没有将手机设置在振动档,突然而至的来电振铃声会令旁人陡然一惊。再者,打手机为什么那般旁若无人的粗声大气而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很多人为什么没有轻步掩门的习惯,非要绝尘而去般猛带一下门的给别人留下防不胜防的“咣当”一声。
+ e; W3 s$ z: E. V       有时我也反省自己∶是不是年纪大了,越来越好静了。但又不像是完全如此。因为,弹琴时我会尽力强化自己的力度,希望奏出的强音符能像钢琴那样铿镪有力而势不可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渲泄乐曲应该展现的激情。

2 |6 B" P+ Z1 {; T8 a0 u$ p       而且,听<<1812序曲>>我会很在意那几声西典军校真炮录音的炮声一定要结实并且给力,否则我宁愿不听。
2 _7 L; c  ?9 Z      不解,实在不解,谁能给我一个答案?5 u/ _; c/ G8 \. [5 a& a/ r
        {:4_211:}5 H4 k2 [* v0 B! Z, |/ ~- K+ A% _+ Y
5 }- m$ S0 K- N& A+ I5 m
0 Q. x+ {4 B5 z
, p" p5 V. o; r" ?# v5 a
0.jpg
a.jpg
b.jpg
c.jpg
发表于 2012-3-22 10: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往内心宁静和永恒快乐是人的本能或者真实本性!呵呵!杨老师的问题答案不必向外求,以我的经验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寻求答案,其实杨老师用这个问题来考我等阅历较浅的发烧友,呵呵!杨老师坏哦!{:4_234:}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1: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2-3-22 11:12 编辑
+ [3 s0 \+ q7 V. _# B% z# l% Z, s! s1 ]& `0 ~& \/ @9 @) Q9 n/ B

. S: O( ]. _4 Y/ H  s% p2 ~1 U        呵呵,我觉得有一定教养的人都是喜欢安静的,我想没有人会喜欢嘈杂的,进一步延伸下去会发现安静与和谐是不矛盾的,我想一定没有人会天生喜欢听杂乱无章、刺耳而不和谐的音乐吧。再设想一下,文字其实也是有安宁和噪动之分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常年在论坛上的发言习气、习惯、语气、口吻,基本看出及定性一个人的性格和修养以及他的人生观、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 Z' L# j4 r& }- M: m' Z8 C; ~
      {:4_198:}$ d2 u$ U8 C8 T! I% L4 o
发表于 2012-3-22 11: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发表于 2012-3-22 1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2 11:05
# M9 r7 d9 J0 h呵呵,我觉得有一定教养的人都是喜欢安静的,我想没有人会喜欢嘈杂的,进一步延伸下去会发现安 ...
9 F, q! b; O( r# X
从医学与心理学角度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之后精力有所衰退,身心状态逐渐从青年时期的躁动归附于平静,于是,喜欢宁静与平淡是必然的转变。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体,身体状态和内心思想境地互相影响、互为作用。杨老师现在喜欢宁静、躲避环境的嘈杂是符合人类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呵呵!所以,杨老师尽管安心好了,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是最好的方法。{:4_23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2-3-22 12:39 编辑 , ~, ]- p+ l$ U6 ]9 n% p
[color=#脚印留下*^_^* ]三皈依 发表于 2012-3-22 12:19
/ J5 G/ I/ a. R8 D0 t1 }) S从医学与心理学角度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之后精力有所衰退,身心状态逐渐从青年时期的躁动归附于平 ...

- S& X, r3 L$ i& ^" h, ?) M
' a) w) m& ^( o2 P6 T( H# z谢三皈依版主勉言,附梁实秋的一篇散文共享。{:4_214:}
' c2 M1 f4 z) b1 T6 f* |1 s4 w0 Q' f& `( i. f9 U- k+ L1 m, z1 A
                                                                         <<小 声 些>>
. O: t/ m( Y6 K0 p6 V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的喉咙之大,在全世界,可称首屈一指。无论是开会发言,客座谈话,商店交易,或其他公众的地方,说话的声音时常是尖而且锐,声量是洪而且宽,耳膜脆弱一点的人,往往觉得支持不住。我们的华侨在外国,谈起话来,时常被外国人称做“吵闹的勾当”(Noisybusiness),我以为是良有以也。& L. U9 O2 O( Z; @
        在你好梦正浓的时候,府上后门便发一声长吼,接着便是竹帚和木桶的声音。那一声长吼是从人喉咙里发出来的,然而这喉咙就不小,在外国就是做一个竞争选举时的演说员,也绰绰有馀。7 O% z9 t( ~/ c) [: @2 w
        挑着担子的小贩,走进弄堂,扯开嗓子连叫带唱的喊一顿,我时常想像着他的面红筋突的样子。假如弄里有出天花的老太太,经他这一喊,就许一惊而绝。坐在影戏院里,似乎大家都可以免开尊口了,然而也不尽然,你背后就许有两位太太叽叽咕咕的谈论影片里的悲欢离合,你越不爱听,她的声音越高。在火车里,在轮船里,听听那滔滔不断的谈话的声音,真足以令人后悔生了两只耳朵。- J) ]; J2 }# S) n1 M
        喉咙稍微大一点,不算丑事。且正可以表示我们的一点国民性─—豪爽,直率,堂皇。不过有时为耳部卫生起见,希望这一点国民性不必十分的表现出来。# G2 }  y( L! f  g. S
        朋友们,小声些!

& [6 T& ?; j. p8 J, N! k: Y        {:4_211:}
+ u/ m3 p* t) ]/ l  r; K! {
发表于 2012-3-22 20: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也不知道是为何。手机铃声很大声,凡是设大铃声者,打电话也是如此。声音大的你以为他们在吵架。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我出去吃饭都喜欢找安静的地方。几个人说话只要彼此都能听见就好。本人年龄不过30.属于年轻气躁的时候。本应该能理解。是不是过30就要老了。
发表于 2012-3-22 20: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3-22 12:37
0 ]# E/ {# h3 c; f2 P7 Q* a谢三皈依版主勉言,附梁实秋的一篇散文共享。, h" w$ g% g. u. Y
( N7 }, \* D7 g( M3 Z
                                          ...

  B1 Y6 j3 h2 ]' a中国的传统教育是灌输式的,老师很少从学生心理、情感角度去关照学生的感受,在如此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当他成人以后,其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也必定深深烙下这种印记!!!为什么当代的中国科技和物质文明基本已经与世界很多中等国家接近,但这种习性和行为依然还是停止不前,没有大的改变,原因就是这个传统的教育环境链条依然在不断循环往复。解决问题的 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链条,重新设计新的人性化的“链条”!!!其实,我们今天表面似乎遵循儒家思想,实质上没有真正把握孔子的儒家思想精髓。真正的儒家思想不但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互动,而且也包含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和互助!自古以来,部分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和统治欲望,愚蠢并自以为是地修改儒家思想,采取这种自掘坟墓的愚痴行为来达到愚民的目的。因为统治者的这种误导,也因此让很多的百姓曲解或者误解了儒家思想。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20: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2-3-22 21:08 编辑 7 I9 c- A/ `: c% r9 K
tan1122 发表于 2012-3-22 20:20
. h4 A4 U" D: c  F4 f$ `! L现在也不知道是为何。手机铃声很大声,凡是设大铃声者,打电话也是如此。声音大的你以为他们在吵架。特别是 ...

1 W7 Z7 S5 C! q/ z) p/ O+ r& e7 b: _$ M  ^7 d6 C
        山寨手机的音量一般都设计的超标。另,我认为一个人是否喜欢安静和年龄老小并没有必然关系,至少就本人而言,我20岁的时候和现在的习性是一样的。
; ?0 `- ]& h+ T% M. m        确切的说,这和从小家庭环境与教育以及家族遗传基因有关,我家兄弟四个,性格基本相似。而我老伴则迥然不同,易冲动,小事认真,较难与人相处,说话嗓门大,直统统的,屁大点事能叫得通天响,且姊妹几个几乎都一个样,她老爸年轻时是工宣队的,威风八面。我老爸则是臭老久知识分子(武钢教育处)。& H' S; U. \* c, A
{:4_211:}7 l( A" n& k' e& c/ M! ]) T
发表于 2012-3-26 10: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低温 于 2012-3-26 10:53 编辑
2 P( C" V; b' ~; J& P: E
+ T9 [3 q" J) p8 U8 w在权欲横行的社会,是不会有人顾及他人的不快的,并以此为乐。# }& ~7 M3 \$ E4 W; `$ U! K8 j
* C7 G) M2 {9 O# Y$ k
放下烦心事,送上一段小曲静静心。+ ?8 Q, I. G2 ?  v& E5 c
0 b5 Z2 \# n( N. R* }
http://www.rayfile.com/files/00b6b145-76ed-11e1-a69b-0015c55db73d/* m" `* T# n4 @
发表于 2012-3-26 12: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T  j+ {2 L: V" Q5 i: E' L- `$ z0 N1 f
噪音,只能是一声叹息~~~~~~~
发表于 2012-3-26 22: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4_214:}我就是属于对声音极为挑剔的那种人。
发表于 2012-6-21 09: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里人感觉乡下人说话大声,外国人感觉中国人说话大声。。。,前几年看报纸有外交部提醒公民在外国说话打电话不要大声的声明,说以免被国外一些“怀恨者”报复伤害。。。,哎!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教养问题。
发表于 2012-6-21 16: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在报刊上看过一编评论,很值得国人深思。大意是说国内的民众与日本人习性不一样,国人在公众场所是大声喧嚣,目中无人。通常回到家中是鸦雀无声,很安静。但日本民众在公众场所是很安静的,甚至地铁上不接电话,一但回到家中是疯癫吵闹的。不知为何如此?9 n6 i2 L2 W8 u* r
   有时候在公车上座在车头的老人与车厢尾部的同伴闲聊,确实让人不能忍受!
发表于 2012-7-17 11: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4_213:}
发表于 2013-4-22 0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路英雄,百家争鸣。{:7_25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9-29 12:42 , Processed in 0.0767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