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jwu 于 2015-5-11 19:59 编辑 $ v1 S+ C+ R( x7 b7 \, \
$ E3 c) J* D+ ~+ F6 }' p) O+ M
HX(Headroom EXtension)是動態餘域延伸的意思,( h( H/ S7 Y- c" J G3 v
由Bang & Olufsen的Jørgen Selmer Jensen發明,(歐洲專利號碼EP0046410, 優先權日1980年8月20日): t, i/ w% U8 c. J0 r0 d! _
http://www.google.com/patents/EP0046410A1?cl=en&hl=zh-TW+ X5 H, S- V; S. K/ k" a/ H* Z
0 ?4 t; N8 p' N% F% Z$ p用來保護其產品Beocord 9000卡座, 後來B&O將專利權讓渡給杜比實驗室。這種技術在卡座上將高頻向上延伸,沒有用HX-Pro的也是卡座的兩張王牌:Nakamichi(中道)與Tandberg(天寶)。中道卡座爲何不用HX-Pro? 據說光是他們的磁頭就有足夠的寬頻帶動態餘域,所以用不到。天寶則是開發出DynEQ,達成的手段雖有不同,但結果類似;只是用DynEQ錄音也要用DynEQ放音,HX-Pro則只在錄音過程作用,ㄧ般的放音電路就可享受成果。目前Nakamichi 1000ZXL, Dragon, Tandberg TCD-911/3014A都是被奉為銘機的兩張王牌,可能的確有過人之處。7 P0 h. l5 }+ a* T
: q" n! r3 e3 B+ B* z0 Z
卡帶先天磁跡窄,帶速低,用HX-Pro延伸高頻響應當然立竿見影。盤帶機呢? 天寶將DynEQ用在TD-20A, 還有後續的TD-20A SE. 帳面上的頻寬果然優秀,天寶也捨棄IC, 儘量使用獨立元件,所以在消費級機種中有些傳奇性色彩。
# `3 ^' F; L1 A; Y
7 W& f# G/ Y! x& R6 I/ _* cSTUDER專業盤機自A80/A800後改用微處理器儲存參數的A810, A820, A812, A816系列,晚期的Mark II二代機也引入HX-Pro的設計,不過也都可以透過設定取消;簡化版的A807亦同。最後出的半專業的ReVox C270則使用HX-Pro, 由此可看出一個趨勢。
' y, v J, Q/ p* o8 n8 h
. T5 s$ c' M$ y# m2 A# OReVox C270外殼有註記HX-Pro由杜比實驗室,Bang & Olufsen (丹麥)授權製造。
5 N) H9 }3 F$ m; k; _/ G針對錄音高頻部份做適當的偏磁衰減,可避免磁飽和造成的失真,保持寬廣的平直頻響曲線,同時也使錄音能承受更高的瞬時輸入電平。5 b3 J% ^# `9 V- G& ?( a
基本上過偏磁點還是要事先因應磁帶特性設定,這動態的偏磁調制與自動偏磁點(auto bias)設定不同。
1 i3 E- a/ B" T8 L- W/ b i1 C* i! s. P
STUDER A80我沒接觸過,沒有發言權。! C; W; ]8 k1 r H. v
以上個人看法。 6 s. \. H a4 u; i
, s6 s( Q; `) J0 {2 f
% u$ v/ p2 n- q" s: V# Y* w8 b \/ H1 \9 P0 v
5 U/ i6 I; b6 u7 u
! N2 v6 ? ~3 I, E4 } K7 L/ y
. v' G- ~) q* ^: ^ y
/ M5 z. O+ w' L
! T3 L. w* C/ @! p
- |- z+ ?% g* c3 j+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