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25 11:2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4-12-26 10:58 编辑 : ~. I- _5 R3 k! W
HAUWAI 发表于 2014-12-18 18:03
1 l8 g2 f: V3 c) r- m" w" [下圖是 Otto Klemperer 指揮舒伯特第八、第九交響曲的早版 CD ,荷蘭製碟(無 IFPI) 。近日在英國 amazon ... * c* R- T U" u: j+ V& \6 e# q9 ]
+ h2 \0 M& ?* f2 [7 ] b: @下圖是 Wilhelm Kempff 彈奏的貝多芬奏鳴曲, 六十九歲的 Kempff 在 1964/65年錄音, 全集三十二首,共九張 CD ,我的一套是德國銀圈版,近月在亞馬遜購入,才三百多港元。, w, p& D$ u/ @$ A
你試一下搜尋 David Oistrakh 的貝多芬小提琴鋼琴奏鳴曲全集,4 CD 銀圈德國版,最少貴前者 9 CD 裝的六倍。你說鋼琴 CD 是否抵聽得多 。; D* |6 L# R( y( {9 r& c ~
話雖如此,播好鋼琴的音響器材比播好小提琴的要多花費不少,而且難度高。& T1 N; M( _+ J: y7 x
九呎三角鋼琴的主音頻寬由第一琴鍵的 27.5Hz 覆蓋至第八十八鍵的 4,186Hz, 還有更高頻的泛音和更低頻的共振,播高頻還容易,可做到低頻 27Hz -0dB 規格的揚聲器如鳳毛麟角,況且還要前置、功放、接線、揚聲器擺位、房間效應的配合得宜,才可播到該揚聲器的低頻下限。難度不止於此,我聽過有超低頻而沒有金屬聲的揚聲器,鋼琴聲當然不像真,可見除了高低頻的要求外,還要金屬聲與木聲比例恰當,是重播鋼琴聲的必要條件。
) y5 |2 Y i+ v4 r1 k& W+ U9 z+ @一般情形扭大音量聆聽,是會聽多一些低頻和聽多一些細節,可是如果音響器材或音樂軟件音頻反應不平直,大音量時的中高頻會刺耳及聽不下去的,這是生理使然,因為人類聽覺對 1,000Hz 及附近頻率最敏感 。當一切音頻反應平直,愈扭大音量聽,若沒有不舒服,便會愈滿足和興奮。0 {/ q9 d7 q# x- \4 p
感謝 鄭師傅把我的原裝馬蘭士九大剷底(在DIY 版面報導過), 現今可扭至很大音量聽 Kempff 的鋼琴,聲音仍然舒服。$ ]7 a) V W" _, \
以大剷底後的馬九推動大型揚聲器來聽 Kempff 貝多芬第二十三“激情”奏鳴曲,比平時扭大一些音量。 如此,整台鋼琴的聲音細節包括鋼弦線、金屬支架、共鳴箱木板、琴腔等巨細無遺地展現眼前,琴音迫真,低頻具震撼力。
, @ i) U* a" E2 a在還原到現場鋼琴聲音及氣氛之下,感覺到 Kempff 的音樂具有劇力,有內涵,有說話細訴著,儼然是二十世紀大師之列。 |
-
|